返回

第38章 产业效应 (求收藏、推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8章 产业效应 (求收藏、推荐) (第2/3页)

五千多斤猪油。

    张全福这两天跑遍了城里所有的屠户之家,连离邓州较近的几个县都拿着契约文书走到了,一一与之签订契约,大肆收购猪油。

    尹洙点了点头,脸上不免浮出凝重之色,“大郎,可曾想过你们如此大量收购大油,会致使油价腾涨,百姓受累?”

    唐大郎所说的情况,也是他最担心的。猪油紧俏,必然涨价,唐奕新酒利厚,自然不在意,最后受累的却是百姓。这也是历朝历代不喜商徒的原因,商人重利而伤民。

    “想过。”唐奕如实答道,“但这并不是什么坏事。”

    “不是坏事?”尹洙一皱眉。

    “对你来说,自然不是坏事!”范纯仁冷哼一声。“受利的是你,而多付银钱,为高油价埋单的却是百姓。

    唐奕无奈地摇头,心说,这范纯仁和我有仇吗?怎么动不动就甩脸子。

    ”先生知道,酒坊消耗大量猪油,自然会让油价腾高,但相比好处,这点弊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哦?”尹洙一声轻疑,“你倒说说,有何好处?”

    “且问先生,如果按洒坊现在的规模,年产五万斤左右的新酒,可卖得完?”

    尹洙想都没想,“邓州一地就可消化,依新酒的品质,五万斤太容易,十万斤都卖得完!“

    唐奕点了点头,“那如果产量再涨十倍,年产五十万,可还卖的完?”

    ”五十万斤?“

    “沿汉水一线,至长江半境可售。”尹洙沉吟一番,才给出这个答案。

    “要是年产百万呢?”

    尹洙一惊,”年产百万?“

    “全宋之境可售!”他想不明白,如果真如唐奕所说,年产百万,所需猪油之巨高达十二万斤,只会让油价更高,好处何来?

    “好!”唐奕叫道:“如今酒坊年产五万斤,看不出什么来。那我们就把规模扩大二十倍,假设年产百万斤。”

    “哼!”范纯仁不屑道:“依你之言,那全大宋的油价都要翻上几倍了!而且,你上哪儿弄那么多猪油去?”

    唐奕一声冷笑,“现在大油价格50钱,邓州一地,就算百姓不用猪油,也绝计不够酒坊百万产能的耗费。但是,如果猪油价格涨到500钱呢?”

    那时光猪油一项,就能多收一贯有余。这么大的利润,必然驱使畜户多养多售。

    唐奕懒得和他斗嘴,看着尹洙道:“先生算一算,年产百万的洒坊,用工几何?”

    尹洙一怔,试探问道:“五百人?”

    “少了!光酒工就得最少千人,再加上分装、选果等等杂役,估计要两千人。”

    ”两千人?“

    尹洙一脸的不可置信。就算是朝堂的官办工坊,也不过几百人的规模。这个时代,还从没出现过上千人的大工坊。

    唐奕笃定道:“再问先生,百万酒坊要多少果农供应果鲜?”

    尹洙蒙了,他答不上来。

    ”万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