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论文完成 (第2/3页)
他要做的是根据自己的公式来求其是否准确。
乔喻选了经典椭圆曲线y^2=x^3+x
根据BSD猜想已知条件可知曲线亏格为1,直接带入公式,然后化简得到的结果就是:θ=5,嗯,5的1次方还是5。
结论显然正确。
因为这就是经典的艾尔米特曲线,曲线上的有理数点,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有人计算过了。
接下来是莫德尔曲线、费马曲线的特殊情况、Kubert曲线的各种情况……都让乔喻试了个遍。
比如莫德尔曲线:y^2 = x^3 + k,k为整数。他分别验证了k=-1,k=2等已知有限有理点的情况,结果都是正确的。
接着乔喻又打开了罗伯特·格林教授的论文,用自己的公式跟罗伯特·格伦推导的出的公式进行对比性计算,在确定的点数上,他的公式大都跟罗伯特的结果一样,但一些不确定的,双方推算出来的还有些出入,但不大。
好吧,也懒得计较谁对谁错了。
起码到了这一步,他已经可以开始写论文了,这一步对他来说反而是最简单的。
因为之前大半个月推导公式的过程他都已经写好了,因为早就考虑过要完成一篇论文,所以整个推导过程乔喻本就准备的很详尽,接下来无非就是用专业的语言把那些推导过程整合在一起。
无非就是引理、定理这些内容,证明部分基本都能直接复制黏贴。
主要就是后续关于统一几何约束参数θ的证明过程,需要现写。
好在乔喻有一整个周末来完成这篇论文。
其实当然不用这么着急,以乔喻的年纪完全不需要只争朝夕,论文早几天完成或者晚几天完成,都无所谓。
他反正也不需要评职称,更没有3+3的压力,退一万步说,就算世界数学界有人跟他做同样的研究,率先发表了对他来说影响其实也不大,无非是在换个课题想想。
毕竟学生阶段本就没有必须要发论文的压力。
只是乔喻的想法很简单。
这一周他没有读书,没有看论文,所以周末自然也写不出任何读书心得,周一自然也没法交给导师跟师爷爷。
当然如果他解释清楚,他相信不管是田导还是对面的师爷爷都会相信他。
但苍白的解释哪有直接把论文丢进导师跟师爷爷的邮箱有说服力?
论文先发邮箱,然后在微信上解释一句:“对不起,导师/师爷爷,上周我没有按照计划自习,所以这周没法给您发读书心得了,原因是上周我把所有时间都用于了完善我的论文,论文已经发到您邮箱里了。”
乔喻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但他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就明白一个道理,行动要远比语言更有说服力,有结果的行动又远比没有结果的行动更有说服力。
信任要么在一次次有成果的行动中建立,要么在一次次嘴炮或者无结果的行动中被消耗殆尽。
为什么他到六年级开始就能有稳定的现金流?不就是因为他用五年级大半年的时间在一众小学生中间建立起了良好的口碑,以及充分的信任,积累了一个固定的小学生客户群体。
但凡他帮写的作业,代签的字,老师根本查不出来;但凡他答应了代考拿高分,从来就没有失过手。
为了做到这一点,他甚至从平时开始就放弃了自己的成绩,自己的作业瞎写,每次都拿C,自己考试全靠蒙,把整张卷子写得满满当当,但却只能拿个低分。
而且从不逃课,不捣乱。上课表演认真听讲,自习时忙着给别人写作业……就是为了给老师一个这孩子还算勤勉、听话,但就是成绩上不来的固有印象。
目的是就算有同学不长眼偷偷告到老师那里,老师都不会相信他还有能力帮人写作业,帮人考试……
现在不过是把上学那一套反过来用而已。
其实乔喻一直都是这样,心思缜密,目标明确,行动力极强,再加上还算可以的智商,做事情自然能事半功倍。
所以乔喻周日下午,就完成了论文的撰写,然后就是论文的二次检查跟修改时间。
在看过老薛那些硕士生的论文之后,乔喻便明白论文中一些细节上的错误,落到了审稿人的眼里是多么可笑。
所以乔喻对论文的要求也是精益求精,起码不允许有明显措辞不当,语法错误导致的歧义,以及逻辑漏洞,包括文献综述的内容,以及引用格式,都要做到统一标准,一丝不苟。
依然是忙到深夜,乔喻才把论文完整的梳理了两遍,做了一些小修改,终于让他感觉满意之后,才将这篇题为《基于似完备空间、模形式与p-进几何的代数曲线有理点上界推导》的论文发给了田言真跟袁正心两位大佬。
基于年轻人的炫耀心里,乔喻本打算给普林斯顿的张树文教授也发一份的。
但想了想还是作罢,虽然他挺有自信的,但毕竟是第一次做这种大命题的论文,而且完全靠一己之力完成,他也不太肯定自己最终的结果能否获得认可。
还是先让导师跟师爷爷帮他掌掌眼再说。
万一有什么大问题,他还能有机会修改。如果让张教授挑出什么大毛病,又要平白被外人教训一通。
嗯,被自家导师教训,还能增加感情,被外人教育,在人家还是为了他好的情况下,只能憋屈的受着。
更别提自家导师跟师爷爷都跟哪位张教授的关系不错,如果他们认可这篇论文,那位张教授肯定也会看到的,早晚的问题而已,无需心急。
论文发过去之后,乔喻匆匆出门,跑到二楼舒舒服服洗了个澡,回到房间随便吹了吹头发,然后倒头便睡。
这一周身体不累,就是脑力消耗太大了,容易犯困。
……
华清大学,秋斋。
袁正心如同往常一样,七点五十分走进了办公室,然后打开电脑,先登陆了;他打算把乔喻发给他的读书心得打印出来,仔细看看。
老先生已经习惯了乔喻每周一早上七点半左右会准时把每周的读书跟看论文的心得、收获写成文档发送给他。
这种远程教育方式不是学生,胜似学生。
人很容易会在甜言蜜语中沉沦,老人家更是如此。
做儿女的总喜欢埋怨自家老人乱花钱,搞什么身体保健、理财,钱都被外人骗去,却从没检讨过自己对父母是不是太敷衍了些,儿女的身份有没有别人当的那么认真、细致。
优秀的业务员,每天定时嘘寒问暖,特别注重老人家的情绪需求,只要不花钱的事,样样都能满足老人家,甚至上门锤背、捏脚,比亲儿子亲女儿更亲,说话还好听,时间久了,真能把铁人的心给融化了……
没事儿在唠唠家常:“爸,您这病啊,需要……”
生意大概也就成了,人的防备心理总是在无形中慢慢瓦解的。
更别提乔喻这里还做了些小升级,他不叫爸爸,他自称孙子……
“爷爷,这周我没读书,所以也没有心得啦。但您的孙子可没有偷懒啊,我这周把我研究了好久的论文完成啦,已经发到您的邮箱里,您可一定要帮我仔细看看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我的目标可是发世界数学四大顶刊!”
这句话后面还搭配了一个认真脸的表情,非常符合一个孙子的人设,显得很调皮。
老先生下意识的笑了,心里大概想着:他这孙子,还想发世界数学四大顶刊,发个一区头部还不够你嘚瑟么?
当然心情还是很好的。
跟兰杰聊过之后,老先生就已经下载了乔喻的论文看过。
很满意,尤其是从乔喻口中得知论文几乎就是自己写的后,对乔喻的评价自然更高了几分。
本来他还打算找论文的通讯作者——余江大学那位薛松教授打听一些事情,但当得知薛松已经调到燕北大学之后,便也熄了心思。
虽然他疼乔喻到骨子里,但有些隔阂还是很难直接放下。
毕竟他是当老师的,对面还没太多表示,难道让他先去低头跟逆徒认错?
但如果是涉及到乔喻……
好吧,反正这孩子是认他这个师爷爷的,承认是他这一脉的,暂时这就够了。
很快,论文便被打印了出来。
老先生是听张树文讲述过乔喻的想法,所以对这篇论文题目并不意外,但看过引言跟目录之后,老先生直接翻到了最后面两页,看了最终结果,不由得一愣,也变得认真了许多。
好家伙,这孩子还真把通用预估公式给做出来了?
这也让老先生在看这篇论文时,神色都认真了几分,甚至多了些激动的情绪。
你还别说,这结果要是正确的,起码如果暂时挑不出明显的毛病,这成果还真有资格上数学四大顶刊。
如果乔喻的方法没错,应用到数值应用中,能够有效的辅助判断迭代过程的收敛性,帮助分析误差,优化相关算法的收敛速度。尤其是在求解优化问题的时候,可以帮助设定约束条件,确保解在有理数范围内,有助于简化计算。
老人认真了之后,直接把助理先叫进了办公室:“你去通知一下,今天早上的组会我就不参加了。之后把会议上的发言做一份纪要给我就行。”
“好的,教授。”
……
燕北大学,乔喻正在他的寝室兼自习室外,做着早操。
上周为了些论文,每天像是焊在了凳子上,感觉已经很久没有好好活动过了,正好运动一下。
他才十六岁,保持一定的运动量,还能长得更高点。
而且对于乔喻来说,新的一周就好像重新被充值了七天一样,让他有种能挥霍时间的快乐。
这大概就是日子过得足够充实的好处了,偶尔偷点小懒都能有满满幸福感。
不像那些已经习惯了每天摸鱼生活的家伙,毕竟人一旦习惯了摸鱼,摸鱼带来的快乐便越来越少,可一旦因为某件事,无法再摸鱼,带来的伤害却是成吨的……
当陈卓阳一大早踏着精神的步伐来到楼前,看到的便是小师弟正在门口做跳跃运动的一幕,顿时有种看到了青春的感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