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西羌 第117 事了拂衣去{第二卷完} (第2/3页)
富平,他就巴巴的请我一起回雒阳叙功。”说到最后,陶谦不禁呵呵笑起来。能让堂堂太尉吃瘪,陶谦还是非常自豪的。
既知是陶谦,刘杲连忙为陶谦分出一匹马,重新架起马车。
令人掩埋将死马匹后,刘杲一行减缓速度,与陶谦同行赶往美阳。
闻听刘杲欲辞官,陶谦皱眉劝道:“何至于此?如今大汉刚有中兴之气象,正是需要尔等人杰效力之时,伯兴怎能心生退意,欲为乡间逸民哉?”
刘杲对陶谦鼓励之言,不置一词,只是暗下笑笑:“中兴?或许灵帝刘宏不英年早逝,还能如桓帝一般,继续维持过这步伐艰难的汉帝国。至于中兴,幻想吧!”
刘杲随意敷衍陶谦,道:“我如今,年不过二十,见识浅薄。此时辞官,非是就此甘愿为乡间逸民,而是因西羌之战,让我认识到自己有许多不足之处。故,欲趁年少,努力求学,苦学诗书兵法,充实自己。”
陶谦想想,也觉得刘杲太过年幼。如今在朝的,与刘杲被辟的长水校尉一个级别的人物,那个不是最少三十以上。就算刘杲苦学十年,再出来任事,依然是少壮派。如此一想,陶谦也觉得刘杲辞官,虽是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与陶谦一路赶至美阳,刘杲即时就向张温递交辞官文书。
张温对刘杲突然辞官,很是吃惊,试图想劝服刘杲打消辞官意愿。毕竟张温暗地打压刘杲,是想改造刘杲,将刘杲棱角磨平,而不是欲使刘杲碌碌无为一生。
只不过,刘杲此时对张温防备甚重,根本不信张温一言半句。
张温见刘杲坚决,心知自己计划,已经有人向刘杲点透:“莫非是崔烈?不过若是崔烈知道我心意,只怕他也会赞同我所作所为。只可惜,刘杲竟然选择辞官来对抗我。这道是出乎意料。宁刚不折,对于在官场上行走的众人,这可不是个好性格。”
似张温这等人,能力虽不高,但是度量宽广,善于调度人心。
是以,虽然刘杲对他不满,张温依然热情的为刘杲组织一个小型的告别仪式。张温虽然善意,刘杲却丝毫不领情。席间,刘杲颇怀恶意的,把陶谦邀请来。
张温一见陶谦,老脸登时变黑,稍稍说几句场面话,就匆匆告辞而去。前几日,张温好不容易下定决心,把陶谦调往富平。结果才两三天,就扑来无数压力,让张温不得不重新启用陶谦。
陶谦百般放肆辱骂,他张温竟然不能随意处置。这让张温郁闷的要命。
见张温这个太尉一看到自己,便灰溜溜的离去,陶谦顿时开怀大笑。席间,兴致最高的陶谦言:“闻听伯兴善诗歌辞赋,今日何不留下几篇佳句?”
刘杲也不推辞,拎起笔墨,盗用起李白诗句: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李白这首《侠客行》前四句,与刘杲在西羌所作所为,可谓是完美契合。
刘杲生于邯郸,可谓赵客。西羌杀伐,可谓千里不留行。如今辞官,可谓事了拂衣去。
除银鞍一词,稍微不合时宜外,其他都可以看作,是刘杲对西羌一战的总结。
刘杲书写这首诗时,因为情景相似,不自觉融入自己情感,更是让人感到无限豪迈。前八句写完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