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七章 傻小子学作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feishuwx.net
    第十七章 傻小子学作诗 (第1/3页)

    杨傲不以为然的瘪嘴:“有什么好嘲笑的,谁还没第一次,我又没有嫖过,不懂很正常。”

    “少废话,快说,到底是因为什么?”

    杨戬告诉道:“还能因为什么,还不是想攀附权贵。”

    “去年正是科举秋试,花魁诗会,正好给了这些举子们行卷的好去处。”

    杨傲听的头都大了:“怎么又冒出个行卷来,这又是什么东西啊?”

    杨戬解释道:“你不是读书人,不懂这些很正常,行卷是唐朝传下来的科举习俗。”

    “应举者在考试前把所作诗文写成卷轴,投送朝中显贵传阅,希望借此被赏识,这就叫行卷。”

    “我朝这行卷习俗虽说取缔了,但是每三年科举,朝堂还是很关注名声显著的学子。”

    “所以这行卷还是有,只不过是在坊间打响名头,什么茶会,游园会什么的,没事就喜欢作个诗词,写个轶闻趣事,歌功颂德当朝位高权重大臣。”

    “诗词,戏曲做的好,无人知晓也是不行的,少不了要有歌姬给传唱,帮着打响名声。”

    “而歌姬想要名噪一时,也是需要好词来捧自己。”

    “恰好去年碰到了花魁诗会,竞争格外激烈,这些举子竞相写诗词,力捧和自己通力合作的行首。”

    “这其中就有去年的花魁李琼娘。”

    “这李琼娘眼光不好不差。”

    “相中了举子王昂,王昂也也算有点小才,为她写了一首催妆诗,帮他们彼此打响了名头。”

    “不过,要我看那诗也一般般,大家捧他,不过是因为他叔父的名头罢了。”

    “他叔祖是王珪,元丰五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封为了郇国公。”

    “是大家都觉得,这王昂会在秋试中头名状元,他又是前宰相侄孙,高门大户。”

    “正是有这层关系,这李琼娘才被他给捧为了花魁。”

    “那李琼娘也是个不知分寸的,得了花魁,本该见好就收。”

    “竟一心攀附高门显贵,叫卖初夜,居然自掏腰包,帮他填了1万8000两的账。”

    “结果呢,秋试放榜,王昂名落孙山,落得个人财两空。”

    杨傲好奇问道:“最后这个王昂有没有对李琼娘负责吗?”

    “负责?”

    杨戬呵呵了:“一个歌姬,他一清流士大夫子弟,怎么可能和她多瓜葛。”

    “风月场上,这些士子哪有一个是付出真心的,都是虚情假意。”

    杨傲冷笑道:“合着是个拔针就翻脸无情的家伙,这些读书人就是无耻,睡了人家,占尽便宜,还要自命清高,骂人家不配自己,我呸!”

    杨傲很鄙夷王昂的人品。

    李琼娘虽然有攀附之嫌,但是她绝对是付出真心的。

    否则也不会倒贴小白脸了。

    可惜啊。

    识人不清,白白错付真心。

    不过王昂这名字听着挺耳熟啊。

    杨傲猛然想起来了。

    这不是和宋徽宗儿子争状元那位嘛。

    宋徽宗第三子赵楷,是个文武全才,居然冒名去考状元。

    结果还真考中了。

    不过宋徽宗没敢让他成为状元,而是钦点了第二名王昂做状元。

    真是佩服古人选择人才的标准。

    就看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feishuwx.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