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章 只知忠义,不知孝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3章 只知忠义,不知孝悌 (第2/3页)

胆子,尽挑热闹的讲,三英战吕布刚结束,就直入连环计,凤仪亭,吕布戏貂蝉,英雄美人,更是让人津津乐道。

    韩蛤蟆一口气讲到了午时,口干舌燥,实在是顶不住了,才一拍醒木,“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韩蛤蟆转到后台去喝茶润嗓子,耳朵里全都是叫好之声,夹杂其中,还有不少人往台上扔铜钱,嘭嘭的响,韩蛤蟆的心就跟着不停地跳,不用看都知道,准是有人一贯一贯地赏钱!

    说了大半辈子,还没遇到呢!

    王二郎可真是一个宝贝,回头可千万不能让别人把他拉过去。韩蛤蟆急匆匆要去找王宁安,讨要接下来的故事,刚转身,茶馆的掌柜的陪着笑过来了。

    “韩先生,那边有两位客官要见你。”

    “客官?什么人?”

    掌柜的压低声音,凑到了韩蛤蟆的耳边,低声说道:“虽然穿着布衣,可难掩官气,是个大人物!”

    韩蛤蟆一惊,他就是个说书的,哪里见过什么大人,急忙掸了掸衣衫,就跑到了包黑子的桌边。

    “草民见过大人。”

    “请坐吧。”公孙策淡淡笑道:“你就是韩先生吧?书讲的不错。”

    “多谢夸奖,小人愧不敢当。”

    “韩先生,这《三国演义》颇为不俗,和寻常的话本境界迥异,不过在下听了一段,似乎书中对刘备多有赞颂溢美之词,我觉得似乎有些言过其实,先生以为呢?”

    韩蛤蟆为难苦笑,“小人只知道说书,哪里懂得什么历史啊!”

    包拯好奇了,“这么说《三国演义》并非先生所作了?”

    “哎呦,折煞小人了,我哪写得出来啊!”

    包拯和公孙策互相看了一眼,都是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他们也不信一个说书的能写出如此巨著。

    公孙策笑道:“韩先生不用担心,我们也算是文人,想要见识一番,并没有别的想法,还请韩先生帮着引荐。”

    韩蛤蟆犹豫说不说呢,一抬头,正好看到王宁安从二楼下来。别人听韩蛤蟆讲书,都惊为天人,唯独王宁安哈气连天。上辈子他听过单田芳,袁阔成的三国,相比而言,韩蛤蟆说的实在是有些干瘪无趣。

    毕竟沧州是小地方,韩蛤蟆也只能算是野路子,等以后有机会,应该从汴京选几个高手,只有征服了京城,才能算是征服大宋啊!

    王宁安现在满脑子都是扩大生意,赚更多的钱。

    刚从楼上下来,韩蛤蟆就跑过来。

    “二郎,有两位先生要见你呢!”

    韩蛤蟆拖着王宁安到了包拯的桌子边,三个人互相一看都愣了。公孙策目瞪口呆,“韩先生,你没搞错吧,他不是在海丰酒楼卖汤饼吗?”

    韩蛤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