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章 一贯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7章 一贯钱 (第2/3页)

了,你还活得了吗?”外面的大太监崔英吓得直接跪了,向老黄坦白交代,是他偷了皇帝的夜明珠。

    熊孩子们都把眼睛瞪得贼亮,他们敢誓,从来没听过这么有趣的故事,一个个都入迷了。王宁安没有注意到,有个小老头也凑了过来,摇头晃脑,津津有味,不时露出惊讶的神色。

    当王宁安讲到最后……老黄咬牙跺脚,叫着自己的小名,“黄蛤蟆!你就死在这盒里了!”皇帝一听,“嗯??他又算对了!!!”

    顿时引来了哄堂大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小老头突然凑到了王宁安近前,“小哥,这个段子我买了。”

    ……

    一段《黄半仙》不光让熊孩子们对王宁安刮目相看,竟然还吸引了一个小老头,这位个头不高,一张大嘴,眼睛滴溜乱转,透着精明,不像是庄稼汉。

    “这位大叔,你要买故事?”

    “嗯!”小老头嘿嘿一笑,“实不相瞒,我是走街串巷说书的,正好路过,还想说两段混口饭吃,没想到小哥年纪不大,竟然如此会讲故事,老汉自愧不如,可不敢在这班门弄斧了。”

    小老头讲书多了,说话很文雅,王宁安也十分客气,笑道:“多谢夸奖……那个刚刚的段子,能卖多少钱?”

    “这个……”小老头嘿嘿一笑,“小哥,这段子可要是你的才行,如果是从别的地方听来的,老汉可不给钱啊!”

    王宁安不知道,说书的也有江湖规矩,不是听到了一个段子,就可以随便用,没有经过人家允许,可以闹到衙门的。要知道历朝历代,大宋朝对版权的保护都是屈一指的,玩笑不得。

    “当然是我自己的,不信你问问去,还有谁知道?”王宁安把握十足。

    小老头思量半晌,把手伸到了钱袋子里,半天掏出了一串钱,正好一贯钱。

    “这些怎么样?”

    王宁安眼前一亮,他还以为小老头最多拿三五十个铜子意思一下,没想到竟然出了这么多,他反倒不好意思了。

    “大叔贵姓?”

    “我姓韩。”小老头指了指自己的嘴,笑道:“人家给我的绰号也是‘蛤蟆’,和那位黄半仙一样。就在沧州的三江茶馆说书,小哥要是到了沧州,欢迎去听书。只怕老汉没有小哥说得好,怕入不了法眼。”

    王宁安微微蹙着眉头,俗话说没钱寸步难行,他除了洗刷冤屈之外,一直琢磨的就是怎么赚钱。

    他想过搞点明,弄个肥皂、香水啥的,可问题他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根本不知道怎么做,而且干什么都要本钱,兜比脸都干净,有心无力。

    韩蛤蟆的话提醒了王宁安,或许卖故事是个不错的来钱路子。

    “韩大叔,我想请教一下,话本有没有人收,是多少价钱?”

    “不太好说,贵的也有,老汉听说有人话三十贯、五十贯求一个话本。”

    见王宁安面带疑问,韩蛤蟆还以为他觉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