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波折再起 (第2/3页)
视剧中所描述的那样一做官就是五六品官员,宋代的官员大部分都是从选人开始做起的。
除了科举考试前三名,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状元、榜眼、探花这三人可以直接成为京官,其余的人都要经过选人这一关,可其中会有很大一部分人一生沉沦在选海之中,成不了京朝官。
但从地方到中央又谈何容易?从选人成为京官、朝官,那是多少挣扎在地方的大宋官员,一生的梦想!苏轼就曾经说过:“选人之改京官,常须十年之久”!
而选人要想成为京官、朝官,必须要经过下面的一些步骤。
首先是根据大宋《改观法》的要求,由勘磨院或者勘磨司考察选人在差遣任职期间有无犯错,没有犯错之后,勘磨这一关就算是过了。
然后是选人的任届规定及考第情况。任届规定就是看选人担任差遣的年限,通常的基本要求是三任六考,后边甚至加到了四人十考。
第三步就是进行考试,在官员们经历了科举考试的折磨之后,很大一部分人还要经过铨试。铨试通常由管理选人们的专职机构审官院来负责。
故而王禄此次得到的铨试,便是直接进入了成为京官的第三步,若能在铨试中好好表现,而后得到举主举荐,获到一封改观状(举荐书),那么便提早可以摆脱选海,摇身一变成为前途无量的京官了!
熙宁元年七月十三,风光无限的吴通和王禄齐齐回到了竹山县,王禄与吴通做了交接后,自然是按照新官上任三把火的规矩,火速调整了县衙的人事结构,在六房中尽皆安插了自己的人手,其中刘鸿便以押司兼了兵房主吏。
独独张辰的事,却没有听到确定结果,而王禄归来后,竟一次都没传唤过自己,甚至连求访也被无情地拒绝,新来的县丞夏安铎倒是提醒过,县尊老爷近日在准备铨试,很快又要上京了。
一日趁点卯的机会,张辰提早来到县衙正堂前等着,刚好见到刘鸿从班房里出来,张辰便上前见礼,打听内情。
刘鸿低声透露道:“三郎,你的事情有些波折,一会点卯之后,我们寻个地方细说。”
张辰这阵子早已忍得心急,便不动声色道:“舅舅不妨先说个大概。”
刘鸿转头看了看四周便点头道:“其实王知县并未忘记你的功劳,先前你也与我说过此事,言称他曾有意擢你去吏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