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452章 明修暗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452章 明修暗渡 (第2/3页)

,听到前来商议仕途前程的钱谦益说起郑海珠的无礼,登时挂上得意之色,点拨起来。

    钱谦益听了几句,才明白缘由。

    今岁,国务寺衙门新开,郑氏新官上任,卯足了劲要干点狠的,实际也确实走了狗屎运,在宁波先打仗、后抄家,弄来三十万两银子不说,又在洛阳将朱常洵拉下马,换他儿子做福王后,给京师解送了百万两银子。

    天子龙颜大悦,授意礼部上奏,一是修三大殿不能马虎,二是太子大婚要比照当年的潞王。

    赵南星正愁自己这个礼部尚书,好一阵都没有表现的机会了,忙放下手里正在罗织齐楚二党首领罪行的《四凶论》,引经据典地奋笔疾书好几篇奏疏,言明三大殿和太子大婚都是国朝脸面,建议工部向户部请款六十万两。

    「牧斋,那郑氏弄来两处的银子,自己不好明着伸手拿,便挑唆天子擅开边衅,将银两作为军饷,输往辽东,再从她早已熟识的辽将手里拿回好处。现下老夫一开口,就让她的如意算盘里少了一半的银子,你说,她对同为东林的你,怎会不恨?她本就不是什么知书达理的读书人,素来也不顾体面惯了,故而直接甩出恶形恶状的态度。」

    钱谦益冲赵南星淡淡一笑:「赵公,钱某哪里会和这种市井商妇,在宦场礼仪上一般见识。只是,文孺正在辽东巡抚任上……」

    「文孺」,是杨涟的字。

    钱谦益离开江南入京后,凭着自诩老辣的敏锐善察,认定在京的东林派,邹元标与赵南星似有不和的迹象,领衔都察院的左光斗,

    也渐渐缺席东林在鹤亭楼的定期文会。

    钱谦益并不希望看到东林内部的裂痕。

    他还指着东林声势继续壮大,自己去做部院堂官的速度也能快些,莫在春坊官的职位徘徊太久。

    赵南星听钱谦益提起杨涟,自然明白他的画外音,略一斟酌辞令,便带了惇惇之意,开口道:「郑氏举荐文孺去做辽东巡抚,心思何其歹毒,多半就是让他陷于辽东将门与朝廷的不睦中,两头吃亏。果然,你也听说了吧,开原和铁岭,李成梁的旧部闹饷,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柏都镇不住,文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