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七章 锁子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七章 锁子甲 (第2/3页)

打出来的。这个真是编出来的。”

    “编出来的?”徐达有些不相信。

    何夕说道:“太子,国公,诸位侯爷,可想看看,这甲胄是如何造出来的?”

    太子说道:“何弟,你就别卖关子了。”

    何夕一挥手,立即有两个工匠,将一个木架子拿了来,木架子并不高大。只有一尺宽,上面有一个铁件好像中件有一个小眼。一个工匠将钢锭固定好围子,开始转动手柄操作。不过一会儿,一根铁丝,不,钢丝被压了出来。一会工夫,一根钢丝就出来了。

    如法炮制,片刻之间。一大把钢丝就弄好了。

    这个工匠立即开始编织了。一会工夫,这些钢丝就编了一尺见方的甲胄。

    徐达拿来一看,与之前的甲胄一比,果然一模一样。

    “这------”徐达心中暗道:“幸亏何夕没有生在乱世,否则一人可抵十万大军。”

    锁子甲并不是什么稀罕甲胄,是从西域传入的。元代的时候,蒙古贵人们都什么喜欢。这甲胄最好的地方,就是轻便,可以穿在衣服里面。而且防刀剑砍伤,防弓弩都很有用。

    武侠小说之中,各种软甲,都是以此为原型的。

    但这甲胄也难以打造,之所以成为锁子甲,其实就是因为,这甲胄就好像锁链一般,用一个扁平的铁环一环套一环,最后形成一个整体的。每一个铁环都需要单独打造,而铁环越小,就越轻便。如此算来,一身甲胄,上面细小铁环,数以千计。要一个个严丝合缝,一般铁匠根本不能打出来。

    这与其说是一件甲胄,不如说是艺术品。

    而今,却不一样了。

    这其实也是水锤工艺的副产品。

    在设计水锤的时候,工匠们遇见一个问题。那就是水锤越重,锻压效果越好。但商议水锤越重,想要将水锤提起放下的绳索,与固定装置,就越要坚固。

    所以决定全部换成铁件。

    一些机械装置,从木头换成铁的,也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绳索怎么办?

    于是,何夕出了一个主意,用铁索。

    接下来根本不用何夕说了。在金银饰品加工之中。拉丝器早就用了,将金银拉成丝加工。但是在此之前,并没有用到铁器加工上,原因很简单,铁硬度强,延展性不好。熟铁延展性好,但太软,承受力不行。

    而今用钢,虽然在加工上比金银要麻烦一些。但总体上已经能说不可能了。

    于是工匠们连夜造了一台拉丝器,在上面拉出钢丝。然后数十根钢丝编在一起,固定好,成为水锤上用的钢索。这样一来,才让水锤有更大的压力,三下两下,就将甲片打好了。

    而何夕觉得单单是这样,有些浪费。于是有工匠提议。用钢丝造锁子甲。

    其实具体事情,就不用工匠们做了。只需提高一些钢丝,让工匠的婆娘们编织就行了。只要在收尾的时候,加工一二就可以了。

    这锁子甲与西域锁子甲防御力相差多少?何夕并不知道。但是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