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贡院最强王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章 贡院最强王者 (第2/3页)

题,在明朝科举之中,第一场四书文的重要性毋庸赘述,简直可说是决定性的考题,三场考试看第一场的情况,尤其是在各地的乡试中体现最为明显。

    张周心中突然激动起来。

    那是不是说,我考完这三道题目,就可以一道白光送我回家?

    ……

    ……

    人生突然好像找到目标,回明朝考科举来了。

    这三道题目,张周觉得有些熟悉,隐约记得在哪见过。

    这不是弘治十一年应天府乡试的考题?

    张周差点蹿起来。

    弘治十一年?就是唐寅中乡试魁首取得江南乡试解元的那一届?

    脑海中有关自己身份的讯息也变得清晰……

    张周,字秉宽,应天府南京城人士,年二十四,南京国子监贡生,早年参加县试,落榜,以粟米捐例贡,国子监读书一年半,辍学……

    大明国子监生是有参加会试资格的,但仅限于举监和正常考试通过的普通贡生。

    在大明历代会试录中,不乏以贡生身份考中进士的人,而像张周这样本身就是靠走关系门路进国子监,半途辍学没参加结业考试的,就别说是去应会试和放官,有资格参加乡试都不错。

    乡试第一场三天考试,到距离交卷还有一个时辰……

    纨绔大少家道中落,家里五口人嗷嗷待哺……就一个连县试都没通过的例贡还想靠这个逆天改命?

    难怪想不开,要去贡院的粪号上吊自我了断。

    张周很想说。

    兄弟,你做得很对,如果换了我是你,我也选择挂脖子。

    不过我参加完科举就走了,不管你死了还是活着,伱家剩下的烂摊子,跟我无干!

    ……

    ……

    一个时辰完成三天的考试量,这压力也够逆天的。

    不过对张周来说,在观众面前吹过的牛逼,总要兑现一下,不然白光不会来,自己可能就要在大明当土著了。

    大明虽好,但信息时代才是自己的主场。

    一天不上网,浑身难受。

    谁稀罕在封建落后的大明朝苦熬?

    好在除了张周本身的知识储备,还有身体原主人二十年读书的一点积累,这是要靠两个人的记忆,合力来完成这次的考试。

    第一题,子贡说,我不愿别人把不合理的事加在我身上,我也不想把不合理的事加在别人身上。然后孔子说,端木赐啊,你这是做梦呢?这不是你能力范围的事啊。

    讲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乃儒家中推崇的仁恕。

    第二题,孟子说,夏、商、周三代获得天下是由于仁,他们失去天下是由于不仁。国家的兴起和衰败,生存和灭亡也是如此。

    这讲的也是仁,但相比于第一题中的小仁,这里讲的是治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