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八八章 朱靖坤下江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八八章 朱靖坤下江南 (第2/3页)

明女孩,关键是整天在一起研究数学问题。

    这导致朱靖坤和自己的弟弟们,并不觉得女人比男人蠢笨,所以能够相对客观的思考这个问题。

    而朱靖坚越是深入客观的思考,就越是觉得这个问题很荒谬。

    按照皇帝老爹的教导,这个世界上的绝大部分社会问题,本质上都是经济问题。

    也就是资产、金钱、利益层面的问题。

    只要从这个角度入手,再通过控制变量的方式对比,绝大部分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一个人要参加科举,首先要有基本的资源,不但要在学习期间保障衣食无缺,还要花钱购买学习所用的物品。

    而男人的资源来源于父辈的家庭以及个人的收入。

    如果是较为富裕的家庭,家庭和宗族资产能够供应一批子弟,专心读书科举而不需要考虑其他问题。

    这一点在男女之间的区别不大。

    对于一般的殷实之家,特别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工人家庭,情况就开始发生变化了。

    一般家庭的父母,可以养活自己的孩子到成年,可能会养活他上完中学甚至大学,但是却不可能养活孩子一辈子。

    按照朱靖坤在地方上的见闻,普通工人家庭也希望孩子能够考科举当官。

    但是绝大部分不可能一直供应孩子考试,孩子连续几年不中的话,他们通常就会让孩子进工厂做工并成家了。

    然后孩子就要自己开始养活自己的妻子和儿女了,也没有机会继续考试了。

    所以这些普通家庭的男孩,通常只有少数几次应试的机会,多次不中之后就必须考虑另谋生路了。

    如果是女孩,在结婚前与男孩类似,可以由自己的父母养育。

    结婚之后,则由丈夫养活。

    如果她们的父母和丈夫,都允许她们参加考试的话,就算是普通家庭出身,她们也有机会一直考到老。

    对于最为贫困的家庭,收入只能勉强满足温饱的底层家庭,无论男女都没有机会上学,自然也没有机会参加考试……

    朱靖坤的思维来到这里的时候,陡然卡克了一下:

    “不对,这种家庭的男孩没有机会,女孩如果嫁入了较为殷实的家庭,在婚后反而有机会考试了。”

    而民间真正富裕的家庭,传统士绅和新的工厂主数量虽然不少,但相对整个大明还是稀少的。

    殷实水平及以下,直到勉强温饱水平的家庭,才是数量最多的,远多于士绅和工厂主。

    考虑这些实际情况,那能够参加科举考试的潜在人数上,女孩显然远多于男孩。

    如果现有的其他情况不变,且女性智能与男性真的没有本质差距,单纯允许女性参加科举并入朝参政。

    那确实很可能会出现老爹分析出来的那种结果。

    归根结底是经济问题,男孩成年之后要考虑生存问题,女性则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他们依靠父亲或者丈夫的资源生活。

    等她们考中官员之后,就能够由朝廷提供的资源生活了,而朝廷的资源是天下之人生产的。

    工厂、工地、农田的里面的工匠和劳工,也绝大部分都是男人。

    她们从始至终,都不需要自己养活自己,在经济上依附于男性,却能通过科举当官来管理所有的男人?

    朱靖坤觉得这种这里面的逻辑没有问题,同时作为一个男人对这种情况本能的抵触。

    下意识的就想要直接禁止女人参加科举,禁止女人入朝为官。

    朱靖坤想了这么多之后,终于明白自己当时为什么听了老爹的分析后,就本能的建议直接禁绝女子科举了。

    但是朱靖坤也马上反应过来,马上想起了皇帝老爹经常提醒自己的话。

    自己是一个皇子,自己考虑问题要着眼于天下,着眼于社稷江山的繁荣与稳定……

    让体力更好的男人去干体力活为主,让智力没有明显差别但是体力有缺陷的女人当管理者?

    这似乎暗合“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逻辑,似乎能够最大化的发挥民力?

    只是朝廷如果真的要这样做的话,现有的宗法家庭伦理可能就完全颠覆了。

    关键是,男人不是不能当管理者,而是能当管理者也能干体力活。

    因为女人在体力上的劣势,就让同样能够劳心治人的男人,专门劳力并受制于弱势的女人。

    长此以往,强势的男人必然心有不忿,甚至可能爆发男人针对女人的暴乱,而女人的体力缺陷让她们无法抵挡。

    最终的结果,只能男人通过暴力镇压,重新占据统治地位。

    然后禁止女人参加科举,禁止女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