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二九章 移藩移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二九章 移藩移民 (第2/3页)

留京可能会导致父子反目。

    非洲虽然是更加遥远的海外,但南洋同样不是什么好地方……

    甚至于,就算是有些藩王现在南洋的封地不太好,现在还希冀着到非洲之后重新选封地,新封地能比原来的封地更好。

    结果现有的三十三个海外藩王,最终只有四个撤藩,剩下的二十九个决定继续去非洲开荒。

    咸宁四十三年八月十九日,大明皇帝朱仲林再次在武英殿举行朝会,召见大明本土所有外姓藩镇君主。

    崇祯所授藩镇,只有公、侯、伯三种,公使用单字国名封号,侯、伯使用双字封号,大多是地名或者是区域名。

    没有郡伯、州伯之分,也没有子、男封号。

    所有的外姓藩镇,本来以闽国公郑芝龙、蜀国公张献忠、渝国公李定国、鄂国公左良玉、黔国公沐天波五个本土国公为首。

    现在鄂国公因阻碍北伐被废,淮南侯以北伐有功进封,还是五个国公。

    崇祯中期的时候,南直隶、浙江、江西、湖南等地,也有一些候、伯级别的小藩镇,最初的君主是当地的士族家族。

    是崇祯南迁之后,为了重建和控制南京朝廷,将这些地头蛇封到了地方。

    崇祯中期以后威权越来越盛,也逐步掌握了更多的军事力量,再加上南洋地区也逐渐开垦出来了。

    崇祯就半威逼、半强迫的,将这些武力虚弱的中小藩镇迁到了南洋。

    朝廷控制了淮河以南的南直隶大部分地区,浙江、江西、湖南、广东的绝大部分地区。

    但是封地广阔,主要是掌握着大量军队的大藩镇,实在是折腾不动。

    现在终于有机会动一动他们了。

    老皇帝升座,再次让朱简烜宣旨。

    首先正式宣布,因鄂国公、淮安伯阻挠北伐、勾连清虏,罪无可恕,夺爵治罪,当事人处死,家族亲属终身劳役。

    然后宣布闽国公世子、淮南侯协助北伐有功,闽国公世子郑瑞安封州伯爵,淮南侯进封皖国公。

    最后宣布本土和南洋不再保留藩镇,现有全部全部藩镇撤藩或者移藩非洲。

    撤藩和移藩的条件与宗室藩王类似。

    以现有封地财政和人口支援新封国的建设,不过支援的周期比宗室更短。

    普通藩镇为十年,自咸宁四十四年开始算起,每年减少百分之十。

    有功藩镇特批,皖国公由湖北布政使司支援,周期为二十年。

    闽国公由现有封地支援,周期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