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零六章 “还于旧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零六章 “还于旧都” (第2/3页)

以倾向于任何群体,任何有利于维持自己统治的一方。

    但作为国家的主人,一旦发现自己过度偏向一方,导致国家和统治不稳定后,就会自发的转换态度。

    正常君主都会致力于寻找各种制衡手段,不让自己被任何一个群体完全裹挟。

    一旦出现所谓“众正盈朝”,那说明局势即将失控。

    老皇帝发现朝廷的官员集体与自己为敌,意识到代表商人利益的官僚体系有可能会挟持太子,就立刻决定调转方向找吴王。

    放任官僚体系挟持太子,会让后续皇帝的权威大幅度衰弱,甚至可能变成一个橡皮印章。

    如果太子是正常继位,肯定会找别的力量制衡商人。

    但他如果是商人和官僚架上皇位的,就没办法压制已经膨胀起来的商人群体了。

    最终结果就是越来越倾向于工商业群体的代言人。

    现在让吴王接管朝廷,不但能够真正统一天下,同样更加有利于老朱家的江山稳固。

    大明江南地区的商人觉得吴王是在世鲁班活圣人,是因为吴王创造的大量新产业,让他们坐在风口上发家致富了。

    吴国开发建设和北伐的时候,还向本土厂商提供了大量的订单。

    所以以前的吴国和吴王,跟江南商人不但没有明面上的利益冲突,反而还有长期的贸易往来和共同利益。

    还能用吴王作为鼓动北伐的旗号。

    但现在吴王成了大明皇太子,未来还会成为大明的皇帝。

    那吴国的统治基础,与大明江南的统治集团,由于社会成分差异导致的矛盾,也就无法规避了。

    朱简烜不可能让吴国融入大明江南体系,那意味着这个王国和天下变得不那么可控了,意味着大规模放弃现在的绝对权力。

    朱简烜肯定要改造江南的工商业体系,将有价值的部分纳入吴国现在的社会体系。

    这意味着要发动一场大规模的社会革命。

    将经济体制从民有工商业占绝大多数,迅速转变到王有工商业占绝大多数。

    大明皇室从崇祯朝开始就直接经营很多产业。

    但这些皇室私有产业的规模,只是一个个的工厂和商行,而不是一个国家基础产业。

    崇祯也许有搞出国家资本主义的想法,但后续皇帝只是当做正常的家庭产业在经营,没有想着用这些产业去控制整个国家。

    现在朱简烜虽然有皇帝的支持,占据着大义名分,还有绝对的武力直接压制,但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在社会改造中利益受损的群体,不可能安安稳稳接受自己边沿化的命运。

    各种形式的动乱肯定会此起彼伏的。

    说不定应天府都会再次出现叛乱,让老皇帝和亲人留在应天府,会让朱简烜平叛的时候束手束脚。

    无论最终结果有没有伤到老皇帝,只要有伤到的可能,都会给自己头上加上一个屎盆子。

    对于老皇帝而言,应天府这地方刚刚发生了叛乱,那肯定就不能继续住了。

    无论当事人有没有受到严厉惩罚,这些事情只要发生了就会留下痕迹,有了第一次之后就会有第二次。

    除非将整个社会结构彻底颠覆,重新建立完全不同的社会秩序,而这需要时间。

    所以老皇帝和朱简烜一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