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重农抑商?早朝之谏【求追读】 (第2/3页)
认为微臣方才所提那十二字是治国良言?”
朱元璋本想直接解释,却忽地起了考校朱标的念头,道:“标儿,你来说明一番。”
“是,父皇。”朱标应了声,面向刘宽,道:“重农这点想必刘公子能理解——从古至今,历朝历代皆重农。”
“也正如刘公子方才所言,唯有产出足够的粮食,让百姓不陷入饥荒,方可保证国家稳定,方可谈其他。”
“至于抑商,我大明初立时经过元末乱世,丁口减少许多,田地大片荒芜。唯有抑制商贾,方能使百姓安于田垄。”
“毕竟商贾获利本就易于农夫,又不产出,若朝廷不对商贾加以限制,必多有百姓弃田地而从商。”
“届时田地抛荒不说,从商之百姓亦未必都能获利,若经商失败便会沦为流民,如此更不利于国家稳定。”
“不过,我父皇虽采取抑商之策,却并不轻视商贸。譬如在这南京城中,便设有东西南等数个大市场,专供商贾买卖。”
“此外,对官吏欺压、勒索商贾之事,我父皇也一直都是严厉禁止的。”
“曾有商贾被钞关官员无故扣押货物月余,以至于错过交易时期,亏得血本无归。父皇得知后,不仅将那官员免职,更令其赔偿商贾损失。”
说到这里,朱标便停了下来。
他的意思也很明白——朱元璋施行重农抑商之策是不错,却不代表其轻视商贸。
刘宽听了若有所思。
虽然朱标这番话,让他知道朱元璋并不似后世某些说法中那么轻视商贸、轻贱商贾,但也称不上多么重视。
这一点,从朱元璋制定商税的粗疏便可知一二。
当然,这未必全怪老朱。
毕竟大明建国之后的种种制度虽是由他拍板作出的决定,却未必是由他想出来的——其中大部分制度是由李善长等洪武朝文臣提议的。
刘宽并没有现在就劝告朱元璋,让他更加的重视商业。
因为这事说起来多半又会是长篇大论,且不说他尚未想好说辞,如今时机也不合适。
况且,朱元璋对商业的态度既然并非极端轻视,日后只要找到合适的机会,劝起来想必不难,甚至可能朱元璋自己就改变了观念。
甚至,他今日提的后世上海之繁荣,以及“无商不活”四个字,可能已经让商业在朱元璋心中的位置提升了···
在刘宽思考这些时,朱元璋转换了话题。
他洪声道:“刘宽,明日你便要去工部科技司入职,倒时候一心一意做事即可。”
“咱会为你打造火车扫除各方阻碍,大开方便之门。只望你能够早日造出火车来,让这铁路尽快派上用场。”
刘宽拱手道,“微臣定竭尽心力,争取早日造出火车!”
朱元璋颔首,又道:“皇后那边已经找人看好了日子,正要找你商议婚期之事。她此时已在柔仪殿,你快过去吧。”
刘宽正准备退下,忽然想起上早朝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