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七十七章 一国两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七十七章 一国两智! (第3/3页)

韵味。”

    “真是神奇的服装,哪怕远远看到也会感到一种莫名的震撼!”

    “……”

    世界各地的观众在震惊于中国代表团的进场曲时,中国运动员身上穿着的中式西服也同样惊艳了世界。

    吴杰这个旗手,自然是最好的形象代言人,他很快获得了一个带有解说和字幕双重介绍的特写镜头。

    “太帅了!”

    “这就是我们亚洲的骄傲!”

    “永远的拜仁,永远的外星人!”

    “他笑得真开心!我的心都快被他融化了!”

    “……”

    吴杰自然知道每个代表团的旗手都会得到一个特写镜头,于是他今天的造型和妆容都经过了悉心打扮。

    所以当特写镜头给到他的脸上时,居然有一种惊艳了时光的错觉。

    此刻电视前无数的少男少女,老夫少妇,都在一瞬间沦陷了,甚至产生了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

    这时电视镜头终于给到了观众席,这是十几个黄皮肤的中年亚洲人,但应该不是中国人,因为他们那带有仇视、反感的眼神与四周依旧在鼓掌、欢呼的美国人都格格不入。

    这个悬念在3分钟后终于揭开,当中国台北代表团出场时,这十几个亚洲模样的观众立刻兴奋的前蹬后跳,大声呼喊着“台北加油!”

    但尴尬的是让全球人民产生入党冲动的《钢铁洪流进行曲》一换碟,所有观众都出现了那种高潮过去马上急速坠落的状态,不水字数的话就四个字——“索然无味”。

    这时候如果能有另一首激动人心的音乐响起,或许还能让大家激昂的情绪来一次反弹。可惜这首入场曲尽管也很经典,但放在这次一百四十首入场音乐里,最多也就中档水准。

    不过最尴尬的是连中国台北代表团的运动员和官员,这会的情绪也有点不对劲,一眼望去充斥着尴尬、嫉妒、郁闷、愤恨、仇视等各色各样的情绪。

    这是因为现场观众的掌声和欢呼在他们出场后,立刻就下降了一大截,这自然让弯弯很受伤,觉得自己被全世界冷落了,而罪魁祸首就是前面的大陆狗。

    但他们不知道电视前的观众在索然无味之余,根本就弄不明白中国台北与中国队有什么区别?

    这时的西方观众都在疑惑明明中国代表团的进场仪式还没完成,干嘛突然换了一首音乐?

    还有,他们凭什么搞两个旗手?

    这个旗手TMD是谁啊?

    但这个问题不会有人解答了,因为大洋彼岸的中国观众这会并没有看到中国台北队的入场。

    央视的剪刀手已经把信号完美掐掉,中国观众只看到画面一切,电视里出现的就是哥伦比亚代表团了。

    那么中国观众自然也不会知道这一次中国台北代表团派出了62名运动员,这个数字比原本位面还少了5个,原因当然是有些去要打资格赛的名额被中国选手把资格抢走了。

    此外如果大家听到中国台北队的入场音乐,就会发现这TM不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吗?

    这事让中国代表团方面很疑惑,后来回去查证才发现此曲原名《德皇威廉练兵曲》,其实是一首普鲁士军歌。

    但最遗憾的是中国观众没见到更骚的一幕,当后面愤愤不平的台北代表团配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伴奏,喊出“天佑中华,天佑中华”这句表面看没什么不妥,但实际上包藏祸心的话后,他们是真没想到中国这边竟是早有准备。

    吴正松这个副团长事先就告诉大家,如果入场时身后的台北省队搞出幺蛾子,他们就要喊这样一句话——“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这当然是吴杰与父母商量后的布置,当时由吴正松提出来是因为他是代表团的副团长,这事也能作为一笔重要的政绩,特别是能让老人家非常高兴。

    吴杰自然知道一国两制也有不少弊端,但和平统一确实对中国的复兴过程太重要了,哪怕这是一杯余毒不浅的酒,喝下去也是别无选择的事情。

    再说这个余毒并非不能通过手段来稀释,只可惜未能实现这个的结果罢了。

    但这个位面的他们却未必不能将毒性降低,不过吴杰心里有一个猜测,那就是国家并非无法稀释毒性,而是很可能故意任由其腐烂发臭,任由其走向疯狂!

    这样做的好处有不少,因为再闹你也是被圈在一处固定的地点,其实连孙悟空都不如,又怎么可能逃得过如来佛祖的手掌心。

    但这样一个任人观赏的动物园正好能用他们的拙劣表演,免费化作反面教材给国内的14亿民众上一堂生动的政治课。

    这么一看,大家还要感谢CIA和FBI的无偿投资!

    吴杰知道三十年后,这种直观的对比其实不止这一桩,将来还会有更多反面教材让我们能免费地去上一堂堂最为生动活泼的爱国课,甚至连买什么牌子都不用看广告了,只要去看看美国的“实体名单”里都有谁就行了,那上面的任何一个品牌都能无脑买,绝对不用怕被骗!

    所以连吴杰这时也和大家一块高声喊出了这句——“一国两智,核平统一”!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