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46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46章 (第2/3页)

扣肉就是鹅城名菜,北宋年间,苏东坡居在此时,专门选派两位名厨远道至西湖学厨世,两位厨师学成返回鹅城后,苏东坡又叫他们仿西湖的“东坡扣肉”,用梅菜制成“梅菜扣肉”,果然美味可口,爽口而不腻人,深受广大当地市民的欢迎,一时,成为鹅城宴席上的美味菜肴。”常久春说道。

    “你小子,也懂得吃了。”廖劲凯笑道,这个他们住在鹅城怎么会不知当地的流传。

    “嘿嘿……”常久春挠了挠头,有个身为吃货的方医生,每每做出一道名菜,林老爷子就会长篇大论,之吃东西愣是吃出文化范儿来。

    “梅菜色泽金黄,香气扑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湿不热,被称为‘正气菜。’浓郁芳香,咀嚼一块五花肉,满嘴流油,肉质软烂,肥而不腻,味道咸鲜。梅菜吸油,五花肉又会带着梅菜的清香,松仁的醇香,梅菜、松仁和肥五花肉的搭配真的可以说是恰到好处。”方默南看向廖劲凯道,“你开餐馆完全没问题,就在这围屋里开。”

    “听你们这么一说,我感觉吃着这菜更有我们客家的味道了。”廖劲凯若有所思道。

    方默南从养生的角度说道,“看廖爷爷和廖奶奶的身体,那就是活广告,这么大的年纪,身体健康的很。也是客家菜养的好!”

    “这个怎么说?”常久春道。

    “吃粗吃杂,不挑食,不偏食,有益于平衡营养,有益身体健康。《黄帝内经》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饮食理是很有道理的。“五”是虚指,并非实措。它告诉人们,不能只吃一种粮食,只吃一种果品、只吃一种肉食、只吃一二菜蔬,要尽量吃杂一点。这种“医食同源”的饮食理论,客家早就有意或无意地实践了。”方默南笑着道,“所以两位老人家的身体这么的硬朗健康。”

    “对哦!”廖劲凯放下筷子道。

    “方医生,给我阿爸、阿妈检查一下身体,这么大的年纪还做农活,没事吧!”

    “没事!”方默南这双火眼金睛早就看了,“生命在于运动,只要老人想,就不要干涉,不过您二老可得悠着点,毕竟不是壮小伙子了。”

    “嗯!嗯!这妹仔说的话,我爱听。我们知道,累出个好歹,上医院还得花钱。我们心里门清,就这傻孩子爱操心。”廖爷爷笑着道,“你当我们傻呀!不会算账。”

    廖爷爷的话,把大家逗乐了。

    “行了!你们说的事得从长计议。”廖爷爷发话道,“别说的起劲儿,这菜可就凉了,凉了味道就差了。”

    “好……吃饭。”

    一顿饭吃的方默南他们是满嘴流油,常久春和贺军尧还松了一个腰扣,可见是吃撑了。

    “老廖,从我们的吃相上看,你绝对能开餐馆。”常久春拍着廖劲凯宽厚的肩膀道,“绝对财源广进,财达三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无色无味春药    同城交友约炮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