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第2/3页)
圈子跳到另一个圈子。
方默南他们进来的时候,正好赶上第一波有的老人离开,有的喝完早茶。继续聊天。
这些老人大多他们退休了。锻炼身体结束,几个老人家就凑在一起去喝茶。他们简单的很不讲究的点上的都是价格实惠、雷打不动的一盅两件。所谓“一盅二件”,一盅指茶。二件指点心。且是一壶最便宜的:“普洱”或者“乌龙茶”偶尔也有点上一份“炒河粉”,或者再增加一份“叉烧包”,几个老人家一起吃。也算是一顿早餐吧。
他们可以坐上一二个小时。尽谈些家常事。“什么小菜的价格了”,“什么家里的媳妇怎么样了,”“什么这家人家长短了,那家人家的闲事了”等等。他们的主要话题都是家常便饭的一些琐事。
大厅里有座位,方默南他们坐在靠窗的地方,正好对整个大厅一目了然。
方默南他们刚刚落座,服务员前来请他们点茶和糕点。
严广兴是张口就来,“猪脑鱼羹、五彩鲜虾仁、姜葱炒肉蟹、西湖菊花鱼、手撕盐焗鸡、片皮挂炉鸭、碧绿虾筒、凤果酥虾、琵琶虾扇,还有蟹黄烧卖、香酥蛋挞、红烧鸡鲍翅、薄皮鲜虾饺。”都是这里招牌菜。“茶,上好茶,乌龙茶、铁观音。记住泡茶的水必须是白云山九龙泉的水。”
“好的,请稍等。”服务员尽管心里讶异,依然笑着退下。这座茶客显然懂行,而且能吃,点的可真多。
“这水有什么讲究。”方默南挑眉问道。
服务员先上来茶水,为方默南他们一一斟好。严广兴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水顺着食道进入胃里,感觉浑身细胞都舒坦了许多,“好茶还需好水沏泡。陶陶居初创时,雇用十多名小和尚专门去白云山九龙泉挑水烹茶。小和尚每天凌晨开始工作,行走路线、在何处歇息,都比较固定,其水桶加盖,盖上加锁.骑缝处贴着“九龙泉”水砂纸条,担子插小旗,招摇过市,吸引路人注意。
陶陶居备有大缸储水,大厅的茶位每位五仙,小厅每位1.5毫。在小厅门口旁放着一个已点燃的红泥小火炉,旁边用竹篱搁着烧起来无杂色无味的半截榄核作炭,瓦茶煲内沸腾着九龙泉水,专人侍候在侧,相当讲究。”
“呵呵……广而告之。”方默南笑着道,不要小看了古人的智慧。
很快严广兴点的菜一一上来,严广兴招呼着方默南他们,“都是自己人别客气。”
方默南和常久春自是不会客气,燕窝酥皮蛋挞,几层金黄酥脆的蛋挞壳内盛着嫩黄色、丝丝通透的燕窝,甫见之下已叫人食欲大动,更不用说入口以后燕窝的甜蜜柔软与酥皮的粉香酥脆完美结合,美味得让人欲罢不能。
早茶必备肠粉。它是将米浆置于特制的多层蒸笼中或布上逐张蒸成薄皮,分别放上肉类、鱼片、虾仁等,蒸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