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第2/3页)
危险,下山虽省力却容易失足。
六子和岳厚鸣不再亏待自己,租了两个滑杆,他们二人坐在滑竿上一人抱着一个孩子,从而加快下山的速度。
“嘿嘿······你们也成了地主老财了。”方默南跟在滑杆后面打趣道。
六子和岳厚鸣刮了刮鼻子·眼神回避·尴尬地讪笑,就是不接着话茬。
小时候看电影的时候·见到过滑杆,双枪老太婆坐过·江姐也坐过。人家那是为了革命。当然在看乌龙山剿匪记中钻山和四丫头坐滑杆的,自然和革命前辈无法比了。
滑杆是两根竹杆夹着一把腾椅的运输工具′有的叫轿子把抬滑杆的人叫轿夫′它不是改革开放经济繁荣的产物′据说徐霞客游历名川大山时′所费不赀′其中舟′车′马′轿耗之无数′那其中的轿就是滑杆。
骄夫他们是地道的′标准的典型的本地山里人.仔细一看′他们青一色的精壮′老练′黝黑的皮肤′结实发达的肌肉′高高隆起的肩′较细的脚踝.穿衣随便′脚下是草绿色解放鞋。尽管阳春三月天气并不热,肩上都搭着一条白毛巾.
“大爷,抬他们累不累。”方默南好奇地问道身旁的男人。
“习惯了,比他们重的俺们也抬过。”他是个四十来岁′目光炯炯′大眼睛′说话豪爽的轿夫。
“哎!干什么都不容易。”方默南感慨道。
他听着方默南小大人儿的话语,哈哈一笑,“小朋友,大实话,家里的耕地本来就少,连饭都吃不饱。这两年还算好的了,俺们又没什么文化,能凭力气争点饯还能贴补家用,都为了养家糊口呀1
“这也是靠山吃山。”倪宝红笑着道。
“这也是吃青春饭的。”方默南抿嘴说道。“年龄大了可就干不了喽!大爷没想过干别的嘛!”
“干别的?俺们大老爷们除了这把子力气,能干什么?”
“能干的多了,剪纸、面人、糖画、吹糖人、泥塑、书画、篆刻、草编、木版年画、葫芦烙画、剪影、豆艺、纸雕等等,还有传统的手工毛线编艺、虎头鞋、刺绣、绢锈、布艺、中国结。”方默南笑着道,这山上少的可怜,工艺纪念品都没有。
他听了听里面有许多可以制作的东西,有些村里的老娘们儿都会做,例如虎头鞋,老虎枕等等,“这些能卖钱都是些粗货,便宜的很。”
“大爷会草编吧!”方默南笑着问道。
草编是利用各种柔韧草本植物为原料加编制的工艺品。其原料生长地域广泛,而且易得易作,故草编工艺在民间十分普及。席等。有的利用事先染有各种彩色的草,编织各种图案,有的则编好后加印装饰纹样。既经济实用,又美观大方。草编的历史距今已有7000年之
“你咋知道的。”他惊讶地说道。
“你手上有痕迹,你头上的草帽就是自己用玉米皮自己编的吧!”方默南指指他们爷俩头上带着的草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