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69章人心惶惶 致敌穷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569章人心惶惶 致敌穷途 (第3/3页)

,或者别人还有活路,但是,他孙权必死无疑!孙权将桌案一拍,决然说道,“就以子义将军为都督,领军与黄逍老贼死战到底!”在其他将军都在四下阻敌的情况下,太史慈便是出任都督地唯一人选了。

    “兄长,为解眼前之困,惟有加紧征募兵员!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孙翊沉声劝荐道。

    “不可!”诸葛亮举步出列,并不赞同孙翊的提议,轻摇着扇子,道:“如今建业民心受谣言所害尚不不稳固,内部暗流涌动,若再不顾百姓意愿,胡乱征募兵员,只会更加ji起民变!在如今情势之下,若再有民变发生,局势将无法控制!”

    “陛下!孔明所言甚是,黄逍必有大量细作潜入我吴国,一旦稍有异动,这些细作必会煽风点火,挑惹民变。”鲁肃附和诸葛亮的话说道。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诸葛大人,你倒是想出办法一解眼前的燃眉之急!”孙翊面sè一沉,不豫地说道。

    “以亮之见,而今欲求兵员,可行之法也只有两策……”诸葛亮沉yin了片刻说道。

    “孔明先生请明言!”孙权精神一振,急声询问道。

    “其向诸宗族大户借调si兵相助。就以雷、胡、王、余四大宗族为例,每族借调千人当不成问题。加上其余大小宗族,便可有过万军力。然而,以眼前之势,诸宗族恐怕都会有所顾忌,未必便肯全力支持陛下!”

    “若谁胆敢推委,就派兵抄了他!”孙翊面上现过一丝戾气,厉声说道。

    “叔弼,休得胡言!”孙权眉头微蹙,沉声喝止道。孙权知今时不同往日,对诸宗族只可拉拢,断不可轻易逼吓,否则只会将他们推向敌对一方。“此法可行,而且必须速行。若有必要,朕可亲往游说诸宗族相助!”

    顿了顿,孙权继续询问道:“孔明先生,另一策是什么?”

    “遣使向交州刺史士燮求援!士燮乃是陛下之臣,当可一用,虽然其等向来不遵号令,但是,只要晓以唇亡齿寒的道理,请其出兵亦是不难。但此法亦有缺陷,交州距离太远,待使者赶到交趾,恐怕便要费时半月有余。纵然士燮肯援应,由调集兵马、筹备辎重,到最终出兵,没有一、两月,恐怕派不上用场。最好的办法是请其出兵会稽,哪怕是拖住关羽一军也好,使大将军能脱身回援!”

    “如此也不失一策!能请得一援就是一援!”孙权略一思索,决然说道,“可速派使者携朕亲笔书信,前往交趾!”

    “只是,城中现有两万兵丁,可能拖住黄逍十数日之攻?子义,你有这把握吗?”孙权皱眉问道。两万大军,守城别说十数日,即便是守个月余,也是不成问题,但是,实在是天**威名太甚,对于能不能守住,孙权并无半点的信心。

    “陛下放心,天**虽强,但是,我建业城高池深,更有两万之兵,守住城池,自然不在话下!”太史慈朗声应道。

    “太史慈定不负陛下之望!陛下放心,只要坚持十数日时间,大将军必然会挥师来援,则建业之危可解也!”太史慈抱拳躬身,慨然说道。

    “如此,有赖诸位将军了!”

    ……

    望着城外接天连地的营寨,太史慈满口的苦笑,曾几何时,他与孙策、周瑜带领江东大军,横扫扬、荆两州,何等的威风,如今却……

    沉默了良久,太史慈才缓缓的开口说道:“孔明先生、子敬先生,慈打算亲率一只人马出城迎战黄逍,留一万五千军与二位先生守城,如何?”

    鲁肃听得,连忙劝阻道:“都督,此行不可!贸然出击,只怕……”

    “也不无不可,如今城内,人心惶惶,世家大族多有向黄之心,如果只是坚守城池,必然会使民心、军心再降,到时,生起哗变,也不尽知。”诸葛亮摇摇头,难得的反对了鲁肃的意见。

    “孔明先生所言在理,如今建业,已处于多事之秋,再也容不得一点的变故。现如今,急需一场胜利,来扬一扬我军的士气,若不然,民变尚好,若是军变……”太史慈叹了一声,却是再没有说下去。

    军变?鲁肃面sè一变,这,他倒是没有去想过,闻言,也觉事情之严重,看来,出城一战,已是事在必行了!鲁肃想了想,说道:“都督尽管前去,城防交给我二人便是!只是,都督勿小心才是!”

    “慈此去,只是寻隙与天**斗将,并不是挥军撕杀。只要言语ji之,还怕胜不得一阵两阵?料也无妨!”太史慈已想好了完全之策,慨然说道。

    “万一出战的是黄逍,那又当如何是好?”鲁肃满是担忧的说道。身为吴国第一将,太史慈的武艺,鲁肃并不怀疑,但是,却也深知,其断不会是黄逍的对手!

    “黄逍身为一国之君,必不可轻易涉战。而且,慈只是胜几阵,扬扬士气即可,黄逍若出,慈必回!”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