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 经济发展水平报告上: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章 经济发展水平报告上:纸 (第3/3页)

,蔡伦的改进造纸法使用树皮,渔网,破布。但是渔网破布,这些也都是亚麻布,虽然便宜,但以当时德斯蒙德的水平想都不要想。最后还是使用的树皮,但是教科书上就是不写用的哪种树皮来造纸!

    没办法,好事多磨啊。

    最后发现,其实所有的树皮都能造纸,无非是质量好差的区别而已……

    得,没说的,开始造纸。

    原料晒两个月,石灰池里泡三个月,然后再晒一个月,晒好再往清水里泡一个月,整整七个月,原料才达到可以做纸浆的地步。然后,碾纸浆,兑纸药,抄纸,压纸,烘干,揭,纸出现了。

    成本几乎没有。

    原料用的是树皮,牛是现成的,房间也是现成的,反正城堡这么大都在空着;人工是农民—这可是上帝赐予的权利,农奴每星期要为领主无偿耕地三天,免费工作再三天!唯一有难度的是碾石,最后找了一个铁匠来做,花了三个银币。

    也就是说成本三个银币,那么卖出去多少钱?

    我不要一张一个金币,也不要一张5个银币,我甚至连一张一个银币都不要,挥泪大处理赔本做买卖,五张一卷卖二个银币,这可真是良心价了——对中世纪而言的。

    至于那些商人,他们倒手都能把纸卖出五倍甚至十倍的价格!那些金主,那些贵族,还有主的牧人那些修道院,哪里不需要用纸呢?而且这些上面还带着树木清香的黄纸(植物纤维),怎么看都要比臭烘烘的牛皮纸,油腻腻的羊皮纸要好上千万倍了!那些商人甚至连广告词都想出来了:“这是南方传来的再好不过的纸,是走私品,舶来品,呱呱叫!是大酋长才有资格使用的记载家谱的玩意,轻,薄,耐用,比臭烘烘的牛皮纸好,更不用说油腻腻的绵羊皮昵。”

    事实上,自从有了纸之后,伯爵大人就再也没有为了钱而苦恼过了。

    那些商人,从爱尔兰各地而来的,从威尔士,从苏格兰,从英格兰,甚至有跨越大海从布列塔尼从诺曼底来的,他们赶着马车,开着海船,每天每天的就住在伯爵大人的领地赖着不走,就为了等待一卷新出炉的纸!

    而这些商人,他们来了肯定不能空手而来,他们要做生意,要做买卖,就要自己带货物,而商人一多货物就多,竞争就大,连带着价格都降了下来;而且随着商人的增多,德斯蒙德渐渐就成了爱尔兰最大的商人流通地,现在连三岁小孩都知道,在德斯蒙德,没有你买不到的货物,全部都是便宜又好用的新奇玩意,这些可都是唐切斯特伯爵万万没有想到了。

    不过,即使造纸这么赚钱,小唐伯爵也没有忘了自己造纸的初衷——为了保护自己粉嫩的菊花。所以,如果你不嫌脏的话,可以在城堡里每日抬出的粪便桶中找到一两卷纸。

    事实上,每天自愿捡大粪的人还蛮多的——他们差点为了抢夺大粪的所有权打起来……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