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三凤和鸣 (第3/3页)
省略十万字。
反正,男人就这点儿爱好。
当普通的男欢女爱变得枯燥乏味的时候,总得寻求一点儿别样的刺激。
董璜甚至还把其他几国的太后或者王后公主之类秘密弄了过来,从三凤和鸣进化到了百凤和鸣。
反正现在的咸阳宫已经完全在董璜的人的控制之下,是真的一只苍蝇都飞不进来。董璜还不是想怎么玩儿,就怎么玩。
这里,已经成了董璜在外面的家。
秦王政仓促而死,最受震撼的其实是王翦。
王翦之前在秦王政驾临邯郸的时候,可是刚表了态支持秦王政的,支持秦王政就意味着不支持赵姬和吕不韦。
然而现在,大秦当政的却又成了赵姬和吕不韦,当然了,还要加上一个蒙骜,但是所有人都很清楚,蒙骜已经活不了多久了,而且他的弟弟又出了这档子事,蒙骜的辅政大臣之职,说白了只是安抚军队的手段罢了。
极具政治敏锐性的王翦感到很慌。
他怕被清算、报复。
就连秦国柱石的白起都难逃清算,更不用说他了。
王翦一筹莫展。
这个时候,他却接到了一道旨意:速速灭赵,为先王复仇!
这道旨意直接默认了黄河以北、太行以东的秦军全部交给王翦指挥。这本应该是莫大的信任,但王翦的心里却更慌。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王翦或许没有听过这句话,但却一定明白其中的道理。
更何况,以他的资历,真的适合在这个时候担任灭赵的主帅吗?
这该不会是捧杀吧?
“要不,养寇自重?”
“不,不能养寇自重,以李牧的能力,一旦我露出破绽,反而会被他击败。而且,我如果不尽全力,会被看出来的。”
“算了,太后和相邦应该不至于这么小心眼吧?”
王翦不断的思量着。
王翦这边还没有思量出个章程,有一个人却给他带来了震撼万分的消息——遗诏有问题。
带来这个消息的是盖聂,当时的盖聂已经身受重伤,送来这个消息后就昏迷了。
这差点把王翦气死。
他是一点儿都不想知道这个消息。
他甚至都想要杀了盖聂。
只是,他与嬴政之间的君臣情谊,最终让他将盖聂藏了起来。
——
王翦这边忧心忡忡,他的老对手李牧那边同样也有忧虑。
开始的时候,李牧及全军将士,对李儒卖国献地图的行为极度愤怒,甚至一度有人想要刺杀李儒;
然而当刺秦成功的消息传来后,赵国上下顿时明白了李儒的良苦用心,又都十分崇拜李儒;
可当秦国的内乱竟然瞬间就被快刀斩乱麻,几乎没有波及到军队,秦军集结了三百万师出有名的复仇之师前来报仇的时候,又有无数人开始恨李儒引来了战争。
人性,就是这么复杂而卑劣。
李牧对于李儒也是既痛恨又尊敬。
但抛开个人情感不谈,李牧很清楚,这个时候处理了主战派的李儒,无异于自毁长城。
然而,演正派演上瘾了的李儒却非要自赴秦国,口口声声要以自己的死换取秦国的退兵。
私下里李儒却对六指黑侠及农家弟子说:“我愿一死,以换取赵国上下抗秦的意志!”
这下子,六指黑侠和农家弟子更加敬佩李儒。
见李儒心怀死志,一个李儒的“门客”看不下去了,他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变成了李儒的样子,用上了李儒的声音,朗声道:“公子当留待有用之躯,赴死之事,交给在下即可!”
说完,他还向六指黑侠等人使了一个眼色。
六指黑侠以及农家众人顿时会意,合力将李儒抓住。
李儒顿时悲痛欲绝:“我岂能让别人替我而死!”
身为董璜宠姬兼李儒义女的“魔形女”墨玉麒麟心下叹了一口气,暗暗腹诽,却只能继续陪李儒演下去:“公子之命贵于在下百倍,还请公子忍辱负重,以成大业!小人死而无憾!
公子若是不从,在下愿先死于此处。”
说罢,墨玉麒麟拔剑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墨玉麒麟这么以死相逼,其他人也为墨玉麒麟的视死如归所感动,只能够继续劝说道:“公子,大局为重啊!”
“哎!”
李儒长叹一声,痛苦不已,仿佛玩王者时出了战士两个痛苦面具,不仅自己痛苦,队友们也更加痛苦。
人生在世,全靠演技。
李儒的演技无疑是越来越精湛了。
于是,墨玉麒麟被送到了秦国咸阳宫董璜的床上,来了一场另类的公费旅游。
还别说,囚服版的美少女的确是另类的新奇体验。
能变身的囚服少女更是体验值拉满。
至于李儒,则“假死遁逃”,带着心腹去了农家当起了侠魁,赵国的事情,则交给了他的儿子李泰暗中操控。
其实,也没有什么好操控的了,无非就是如何坑害李牧罢了,这点,快要完全成为傀儡的赵王偃一定可以做得很好。
李牧并不知道李儒是假死,还以为李儒真的那么伟大而壮烈。
虽然这样的确是调动了赵军同仇敌忾的心,但是对于赵王会把这样的大功臣交出去,却让李牧感到兔死狐悲。
诚然,这看上去是李儒自己愿意为国赴死,但如果没有赵王的首肯,又有哪个国家会交出自己的丞相去换取敌国欢颜呢?
李牧甚至忍不住想:今天能够交出李儒,明天是不是也能够交出我李牧呢?
李牧难免生出了别样的心思。
李儒事件,不仅让很多聪明的土著心怀疑虑,也让很多战争代行者对赵王感到彻底失望,然而巨大的沉没成本和背叛的代价,却让战争代行者们此时只能够咬牙硬撑。
在这样的背景下,秦赵之间惨烈的巨鹿之战正式开打。
这是一场毫无花哨的战斗。
双方都是顶尖名将,彼此的战斗根本就没有任何取巧之处,就是硬碰硬。
在整体将领水平方面,赵国其实居于下风,不过李牧指挥得当,又大量提拔了一些没有背景的优秀将领,这迅速拉近了彼此间的中高层将领的水平。
毫无疑问,李牧提拔的这些将领正是战争代行者及其麾下的名将。
面对这种情况,王翦也知道急也没用,他还是更倾向于从井陉等多路出兵,以兵力优势压迫赵军的活动空间,在运动中寻找战机。
吃过一次亏的李牧也早有防备,在几处险隘都布置了重兵。秦军几次进攻都没能取得有效战果。
双方最终又回到了两军对峙的老路上来。
这一对峙一直对峙到秦王政五年结束,秦王扶苏元年开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