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六十九章 这是十二岁的人该有的表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百六十九章 这是十二岁的人该有的表现? (第2/3页)

期,就会出现有百姓吃不饱饭,要造反呢?”

    李纯:“无非是天灾,又或是人祸。”

    李重:“那现如今,大唐天灾多么?人祸少么?”

    李纯:“天灾不少,人祸也不少。”

    李重:“那阿耶你觉得,如今的大唐百姓有想要造反的么?”

    李纯:“额……”

    “暂时看不到。”

    “那是因为朝廷赈灾及时。”

    李重:“赈灾及时怕只是一方面吧,而且赈灾及时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

    “在我看来,百姓之所以不觉得需要造反,那是因为他们都知道,假若是家乡混不下去了,到别的地方,一样能吃饱饭。”

    “而且……李家能让他们吃饱饭,这已经是深入民心。”

    “那李家为何能让他们吃饱饭?”

    “难不成……李家能印钱?还是李家能让天下掉粮食?”

    “归根结底,是李家拥有着能控制天下财富流动的能力。”

    “我记得,应该是老子吧,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正因为人之道,都是损不足以奉有余。”

    “所以……富人一旦赚了钱,是绝对不会分给穷人,甚至,还要继续剥削穷人。”

    “事实上……当皇帝、当朝廷的大臣,也是如此。”

    “我每每审视那些史书上亡国的记载,总是皇帝、大臣吃好喝好,然而百姓,却只能吃草。”

    “百姓一旦没有了活路,那还不造反,还能做什么?”

    “那如果皇帝跟大臣们,都知道了,百姓过不下去了,自己应该要分百姓一点,这样这个国家才能持久。”

    “如果皇帝跟大臣们都明白这样的道理,那他们就会把自己的钱财心甘情愿地拿出一部分出来,然后分给穷人么?”

    “正如上面所说,他们绝对不!”

    “所以……阿耶,我以为,不管是任何一个朝代,只要不能改变这种事实,不能逆转‘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的这种天性。那么这个朝代,就一定会在该它亡的时候亡。”

    “若是把如今的大唐放到汉朝。”

    “那么此时的大唐,应该便是西汉末期。”

    “土地兼并严重,失地的百姓被迫成为流民或是奴婢,大规模的起义正在暗暗地酝酿。”

    “之所以如今大唐还能这么好。”

    “我以为……李家在这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仿佛能看到,当初李家的先祖,是如何跟太宗文皇帝筹划说,如果陛下你能把公主都嫁给我,我就能给大唐多少年的国运。”

    “对外,他建议实行分封,让大唐百余年无外患,对内,他发展科技,促进商业繁华,而且控制财富流动,让财富不至于全都跑到富人的身上的去,控制着天下财富的平衡。”

    “如果要拿古代的圣贤,去形容他的话,那他就是周公加管仲,加墨子。”

    “关键是……”

    “他比周公加管仲,加墨子,还要再聪明一百倍。”

    “估计,后世能有他这么聪明的,也就只有我勉勉强强能够够得上了。”

    “嗯!我觉得,我还行。”

    李纯:“……”

    李纯看着李重在那猛点头,也是眉头皱得跟麻花一样。

    李重:“儿臣以为,如今的大唐,就像是周王朝,将来迟早有一天,大唐肯定是要衰落的。”

    “若是我们什么都不做的话。”

    “我仿佛已经能够看到大唐没落的那一天。”

    “当然!”

    “这辽国跟交趾国,他们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

    “起码……我们大唐还不会有那么多的父慈子孝。”

    “不过……有句话也是说的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因此……就看到时候,是我们三个谁死得快。”

    “我大胆地猜一下。”

    “在不远的将来,会从海外,新崛起一个国家。”

    “这个国家厌烦了各种各样的礼制,厌烦了朝廷的控制。”

    “因此……他们的国民一商量,我们建一个没有朝廷的国家。”

    “凡是国家大家,都一起商量着来。”

    李纯:“……”

    见自己阿耶在那里一脸懵地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