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主义 (第2/3页)
祖大寿眉头微皱。
“他们只是一些庄稼汉,其实就连县城里的那些乡勇都不如。”
“从没见过血的人忽然上战场的话,很有可能一触即溃。”
祖大寿精于练兵,他并不是很赞同薛长山的想法。
薛长山明白他的意思,却还是坚持自己的安排。
“没见过血就快点让他们见,我们需要尽快拥有一支精兵,而不是练出来一群中看不中用的摆设。”
薛长山想了想,补充道:“如果是良家子参军的话,给他们一次退伍的机会,但退了就永不再录。”
这是他能给的最大让步,再宽容一些的话将不成规矩。
薛长山也知道,练兵强度不够的话,强行出战会造成更多损失。
但他更清楚,只有真正的战场争锋才能练出精兵。
他手下的这些兄弟之所以面对山贼时能打出摧枯拉朽的优势,就是因为他们是真正的百战精兵。
死人是在所难免的,薛长山给他们留了后路,也舍得给银子,就是为了尽快拉起一支队伍来。
面对随时可能到来的大争之世,薛长山不敢有半点松懈。
如果手底下只有十几个人或者几十个人,一旦局势大变,根本没有办法应对。
而除了动荡之外,接下来的发展也急需兵力支撑。
想要打通走私商路,仅靠祖大寿凭借过去的交情是疏通关系是远远不够的。
若是不能展现出足够的实力,所谓的生意极有可能会谈成陷阱。
越是赚钱的生意,越容易招来算计。
如果实力不足以支撑暴利的生意,很快就会成为待宰的羔羊。
薛长山不是不相信祖大寿,而是不相信那些当官的能经得起利益的考验。
但细盐生意必须做,甚至代王府的军械生意薛长山也想彻底插手。
想赚钱不被抢,就想壮大自身的实力。
而拼了命的赚钱,就是为了更好的养兵。
很好的循环,良性循环。
可一旦其中一环出了问题,就是全盘皆输。
薛长山深知慈不掌兵的道理,不温不火的做事,最后只会让所有人都身陷险境。
练兵之事安排下去后,薛长山又把陈三玄叫了进来。
“感觉如何?”薛长山问道。
陈三玄有些摸不到头脑,疑惑道:“感觉什么?”
“想在这里传教的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