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投身工作中 (第3/3页)
,眼下歌舞坊已经整装差不多了,早一天开业,妈妈桑就早一天有钱赚。
“我说温姑娘,这么多天了,咱歌舞坊一个姑娘都没找来,您再不管管,咱什么时候才能开业啊。”
温郁才刚在自己房间里观赏一圈,妈妈桑就追着过来要说法,连喘息的机会都不给她。
既然决心接手歌舞坊,还是打起精神好好干一票吧。
“歌舞坊的启动资金是多少?”
“刘管事回宁都前,给了一千两银票,在烛一言手里,就等着温姑娘来了正式运作。”
妈妈桑口中的烛一言,是襄城两个烛九阴的其中之一,另一个名叫烛二行,都是墨锦衍给烛九阴成员赐的名字。
一千两银子,这在古代已经算天文数字了,巨额的启动资金可以好好利用一下,其他都好说,只是招收的歌舞伎,必须花大价钱找一些质素好的才行。
不仅脸蛋身材样样顶尖,基本素质也不能有失。
温郁的想法是在古代打造第一支歌舞女团,完全可以按照现代经纪公司的运营模式,成团后不止在襄城一地,大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光演出门票就能赚不少钱。
最重要的是,这些歌舞伎能够抛开传统观念,不被封建思想束缚,豁得出脸面,穿得了演出服。
若是连基本的露胳膊露腿都做不到,那还有什么意思。
所以在招收女团成员上,不能心疼银子,只能往高处喊价,才有可能招人进来。
“赵妈妈,你比我懂行情,一般歌舞伎是怎么给月份的?”
“这个嘛……”妈妈桑想了想,“温姑娘也知道,妈妈我以前是开窑子的,自从接了歌舞坊,也稍微去打听了,歌舞伎虽是凭本事吃饭,可在寻常人眼中不过是戏子,是下作的行当,所以月俸嘛,出了名的大概一两银子左右。”
“这么少?”
“看您说的,县太爷的月俸不过三两出个头,一个歌舞伎能有多少。”
低成这样,倒是有些出乎温郁的意料。
她只知古代银子值钱,却没想到如此值钱。
“那就按照县太爷的月俸标准,三两月份,包吃包住包培训,去外面招人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