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二十八章 人口普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百二十八章 人口普查 (第2/3页)

只是非常隐秘。

    “春秋书院学子陈某某,不学无术,沉迷赌博,欠钱七百一十两银子,利滚利,合计赊欠银子一千一百两。某年某月某日巳正,被人追债,无法还债,即将被砍手偿债时,被一张姓商人所救。张某替其还清债务,与陈某某重新签下借据。张某告知,若是陈某某答应替其办一件事,此债务一笔勾销。随后,在张某的授意下,陈某某拿了一篇混淆是非的文章送到《长安周报》强行要求登载,因与朝廷决议相驳,报社弃用。陈某某便在报社门外大吵大闹,发表了诸多不利于国家、污蔑天子和朝廷的不当言论,造成极坏影响。不仅如此,陈某某还到茶肆、酒肆等地大发厥词,继续造谣生事,蒙蔽无知百姓。

    另,商人张某,乃工部侍郎张普同族叔父,现居张普府中。张某长期出入玉门关,向外族售卖布匹、首饰等物,实则暗藏朝堂明令禁止的盐茶和铁器出关。因此而发家,并与吐蕃、回鹤等族结成良好关系。张某在长安设有多家店铺,通过人马市向多名三品以上官员府中送入探子,经查,发现有以下人等……此外,将多名精心培养的妓子送入几家出名的妓馆,四处收集朝中动向,及时向外族提供情报……”

    李承乾越看越愤怒,一掌击在桌案上:“可恨!该杀!”这些情报都是武珝派人引导太子的人查到的,与崔家可没一点关系。

    李承乾自然不会隐瞒此事,急匆匆去立政殿求见李世民。李世民正与长孙氏说着李治立下的战功,感慨一转眼嫡幼子都能为自己分忧为大唐解难了,又回忆起当年那个意气风发英姿勃勃的少年郎,回忆起在高士廉后花园初见长孙氏时的惊讶、惊艳和惊喜。

    “观音婢,恍然间二十余年过去,你依然是那么美丽,而我已有了白发。”李世民指了指两鬓,按着长孙氏的香肩对着铜镜道。

    长孙氏抬起头,眼里充满了崇拜和爱慕:“无论何时,妾身心里眼里的二郎永远都是那个器宇轩昂、心怀天下、博学多才的翩翩少年郎。”

    “哈哈哈!”李世民得意地大笑。

    “什么?太子求见?”对有人打搅刚刚培育起来的小情趣,李世民很是不满,这都什么时辰了,怎么如此不懂规矩?

    长孙氏拉起滑落的衣衫,轻轻推了推他,柔声道:“二郎,高明一向稳重,必定是有重要的不好决断之事,您就去书房见见他吧,可不要耽误了正经儿的朝政。妾身让人烧好香汤,等二郎回来。”

    “好好好,观音婢,你可得等我回来一起沐浴!”李世民捏了捏长孙氏的手,低声道。

    待李世民踏出立政殿,长孙氏便立即招来内侍,让他去传话李世民身边的陈内侍,若是圣上与太子发生争执须得立即前来禀告。太子日渐年长,行事颇有章法,深得朝堂上下称誉,而圣上尚年富力强,虽说一直看重太子,但自古天家最无情,为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置骨肉亲情而不顾。这些年,长孙氏已经看得透彻了。于是,经常招太子妃苏氏到立政殿说话,暗示她,让她转告长子,早汇报多请示,不可擅作主张,时时刻刻把“孝”记在心里摆在明面上。还好,到目前为止,长子做得非常好。

    李世民拿着那份报告看了一眼,皱了皱眉,再看,眼里冒出火花。“可恨!该死!”将报告一扔,他恨恨地道。

    气愤地在原地转了一圈,心头的愤怒稍稍平复,严肃地看向李承乾:“你是如何查到此人?”

    李承乾恭敬地道:“当时陈某某大闹《长安周报》时,有人通知了万年县衙门,但当衙门中人赶去时,陈某某已经离开。根据路人提供的线索,衙役一路追寻陈某某的踪迹,发现他不断在各大茶肆、酒肆甚至……咳咳,青楼出没,说了许多大逆不道诽谤朝廷之话。衙役将其拿下,从他口中得知是受人指使,急忙向衙门汇报。万年县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