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8第三十八章房玄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38第三十八章房玄龄 (第2/3页)

“夫人,你应该夸小十三郎有才识才是!”

    卢氏瞪了他一眼,道:“男儿家,既有才识又有容貌,岂不是更好?”

    “是是,夫人言之有理!”房玄龄无法,只得道。

    崔瑾对老爹眨眨眼,崔芮会意,道:“今日,景瑞还有一事想向叔父大人请教!”

    “政务?”房玄龄道,“那便到书房去谈吧!”

    崔芮将长子抱起,向卢氏道声“暂且告退”便赶紧随房玄龄而去,假装未听见后面的问话。

    卢氏惊奇地问:“小十三郎还未满四岁吧,就让他旁听政务?不会太小了吧?”

    隽娘笑着解释:“这孩子虽年幼,却想法甚多,二郎也不曾将他当孩子看,什么事都与他说。阿翁和大伯也说,瑾儿就不必如一般小孩儿教导。侄女也不知他们怎想的,虽说瑾儿聪慧,但毕竟年幼不是?哎,看到瑾儿自从清醒后,便与成人般思虑行事,侄女这心里很是难受。”说着,擦了擦眼角。

    卢氏拍拍她的手,安慰道:“谁说不是呢?孩儿若是聪慧了,怕慧极伤身,若是满团稚气,又怕他吃亏。小十三郎,我见他性子平和,稳重大方,实是难得。不过,还得多注意些身子,不要整日只顾读书习字过度耗神。”

    “姨母说得极是!”隽娘也赞同。二人便讨论起育儿经。卢氏不到四十,比房玄龄小十余岁,纯粹的老夫少妻。

    崔瑾暗自打量这位历史名人。脸清瘦,高约一米七,额上、眼角已刻有皱纹,不时用手按按太阳穴,很是劳累的样子。历史上,这位贤相与岑文本一样,都是累死的。可惜了,唐初好几位良臣都是子孙不争气、不识时务,造成家破人亡,甚至绝了后。

    崔芮斟酌着将昨晚与李俊等人商议的一些事情告知,道:“阿耶也觉可行,只是,圣人那里还请叔父大人禀告。以胡商为例,他们在大唐已然安家,如今也算大唐子民,其实也想为大唐繁荣昌盛做些事情,只是一直没寻到机会罢了。而朝廷赐予其牌匾,一来可筹集军资,二来可让胡商对大唐更有归属感,三来是彰显当今天子海纳百川之博大胸襟,从而吸引更多的外族人到中原行商、定居,让大唐更加繁荣。”

    房玄龄抚着胡须,皱着眉头,沉思不语,半晌,道:“不妥,不妥!”

    崔芮提起了心,若这位尚书左仆射不认同,如何去说服尚书右仆射杜如晦?圣人对这两位可谓是言听计从。

    “一千贯便赐予牌匾,不妥,太少太少!嗯,老夫以为,可按捐献财物多少分作不同等级,一千贯为底线,每两千一个等级,由朝廷赐匾,若捐献到万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