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五章 碎花儿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五章 碎花儿布 (第2/3页)

,简直是大出血。

    难怪农家几年,都不一定能置办一件儿带棉花的衣服,果然贵呀!

    除了喜儿肉痛了一番,其它几位本就对钱没太大概念。

    所以真是不当家不知财迷油盐贵啊!

    回去的路上,依旧是欢声笑语,日子总算有点儿盼头了。

    喜儿一路上都在琢磨,这棉衣到底要咋做呀?

    前世,喜儿的母亲一直都不愿承认女儿被老爷子养成了女汉子。

    她本身就出自书香门第,琴棋书画样样会,而且尤其还有一手漂亮的绣活儿。

    喜儿还没出生,她就做好了打算。

    几岁开始学琴,什么时候开始学画,长到12岁就开始学绣花……

    想着要把她往“淑女”的方向发展,谁知不知不觉中竟然就长歪了?

    等再扭过来的时候,已经定型了。

    最后,她妥协的时候跟喜儿开始讲条件。

    你要看《三国演义》、《水浒传》、《孙子兵法》没关系,但前提是你必须完成绣活儿才能看。

    喜儿为了看书,妥协了。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等意识到这是个坑的时候,已经晚了!

    从小喜儿就被教育:言不信者,行不果!

    所以,这口苦果,捏着脖子也要咽下去。

    不懂是悟性高,还是遗传基因好,只要是妈妈示范几遍,喜儿很快就能上手。

    但绣活儿这东西,是靠长期坚持和训练的。

    自从上了高三,喜儿便开始了比绣花还要痛苦的日子。

    闻鸡起舞不仅仅只是东晋时期的祖逖做到了,每一个面临高考的中国学子都必须做到!

    家里人着实心疼喜儿,便不再让她刺绣。

    所以,人生其实就是不断从一个坑,跳进另一个坑的过程!

    刚从高考的坑里出来,又进了重生的坑。

    还好,第一个坑里的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在这个坑里也是实用的。

    不然三个大老爷们儿,拿着针线,那画面简直太美,让人不忍直视!

    回到家,大家各自开始分工。

    喜儿开始针线活,入冬前完成,这时间还是很紧张的。

    张逸砍柴,以后两户人家四张炕,需求不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