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feishuwx.net
第七十九章乱世出冤孽狗臭头出道 (第1/3页)
前边书中说过,关沟的西侧,截着一道大山梁,有南北走向的一条大山沟,叫潭峪沟,大山沟南北有四十余里长。
山沟从南到北一直是南北走向,可是从沟口走到十四五里的地方,山沟突然,向西转去,山沟转了二三里,北面隆起一道大山峰,山峰巍峨,背靠这座大山峰下,有个村子叫‘山芋洼’。村子座北朝南,背靠大山峰,住着二十几户人家,山芋洼儿里的人家,都姓于,这一村子人家,都是一个老祖宗。顺治年间从山外头搬进来的。
这于家在山芋洼繁衍了三百来年,开山种地,二十几户人家,日子过得也就是落个温饱,都是业绩平平。
到了清朝末年,关沟通了火车,南口有了火车站,有一山外边于姓人家在南口开了一个“货栈”,货栈挨着火车站,即搞零售又搞批发,货栈掌柜的走南闯北 ,从南方采购来橘子、香蕉,到本地批发出去,到了秋日,从本地采购来柿子、大枣、花生、杏核子、核桃,走火车往北运到张家口、绥远,往南运到天津上海……批发出去,于家慢慢发达了起来。
这潭峪沟山芋洼的于姓人家,有一支杆子哥儿三个,老三,自幼聪明伶俐,他到南口赶集,看到那“货栈”秋日里买卖红火,南口三五十里的村民,哄着毛驴子、骡子,驮着柿子、送到货栈去卖,到了初冬,又驮来大枣儿,山里红、海棠、杏核子、核桃、去卖。
这于老三突发奇想:如果我把潭峪沟这四十里山沟的山货,收上来,送到他这儿,挣个仨瓜俩枣儿的差价,是否可行哪?
于是乎,这于老三就走进了货栈,与那货栈于掌柜搭钩,一搭钩,俩人祖先都是从山西大槐树迁来的,又都姓于,五百年前是一家,越说越近乎,于老三提出来给他送货之事。
这于掌柜是作买卖的,不怕送货的多,这于老三言道:“我作的不是小买卖,想把这一条沟的买卖都揽过来,我一人往您这儿送,您看行否?”
这于掌柜整天接待些小客户,三十斤五十斤核桃、杏核子收,一百斤二百斤核桃杏核子收…..弄得腻脑头疼,忽然来了这么一个想代理这四十里山沟的人物,大喜,言道:“你要有这个能力自然好,你给我把住这质量关,我自然价格不会亏待你。”于是乎,这于老三在四十里山沟,这二三十个小村子里就帖出了告示,代收各种山货,开始是自己哄着两个毛驴子走村串户上门收获,有那自己山场少树梢少的庄稼主儿,自己的货不多,可还要走几十里的路途,把货送到南口,实在觉得别扭,现在有人上门收货了,虽卖的钱少一点,但不用走几十里的路了,觉得还是划算。
于是小门小户儿的山货就送到于老三这里了。
这于老三把收上来的货物,一驮就是几驮,驮到南口批发给了于掌柜,于掌柜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feishu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