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瞿老爷子决心做买卖奔波永宁延庆城 (第3/3页)
地钱粮,如无天灾,百姓们,会每年老老实实的把自己该缴的钱粮缴到县里,因为养儿当兵种地纳粮,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在那个年代,县太爷不但统管收粮纳捐,还要管审案子,到了民国初年,也没多大变化,只是县太爷改了称呼叫县知事,师爷改了叫秘书,衙门口挎刀站岗的衙役,变成了挎枪穿制服的警察。这警察局、税务局、教育局等等,应该是后来逐步完善的。
瞿家老爷子在永宁县当过差,偶尔也有到州里公干的机会,延庆县衙门原来有个把熟人,他向县公署门口站岗的施礼,问陈师爷是否还在这里公干,站岗的说:“这里已经没有了陈师爷,过去的陈师爷现在已成了陈秘书。”瞿老爷子点头表示歉意,又说:“您给我通禀一声,就说我是永宁的瞿永厚,要求见陈秘书。”一个站岗的跑进县公署向陈秘书报告,不一会儿出来通告瞿老爷子:“陈秘书在进大门的西屋候着您哪。”
瞿老爷子,跨进县公署大门,向西屋走去,叩门而入,陈秘书正在办公,看看来了一位几年不曾见面的熟人,站起了身子,瞿老爷子紧走两步迎上前去,抱拳施礼道:“陈兄一向可好?”陈秘书回道:“好,好,瞿兄可好?”又道:“瞿兄一向繁忙,今天有空来此,一定有什么公事?”瞿老爷子道:“自永宁县撤消,我就闲散在家,我能有什么公事,今天找您实在是有点私事,万望陈兄帮忙。”陈秘书道:“你我认识多年,只要我能办的事,我一定帮忙,有什么事您尽管说吧。”
陈秘书五十上下年纪,长袍马褂,前清留下的辫子,不管他情愿还是不情愿,到新政府上班的头一天,“磕噔”一剪子给绞掉了。
县知事三十出头,留过洋的,是北京政府某个要员的亲戚,“共和”是泊来货,那么那些留过洋的,穿西装留分头的洋学生就成了宝贝疙瘩,不管他们真懂共和,还是假懂共和,凡是够上钢锋的都被派到下面当了“首长”。
全国的州、城、府、县那么多,就是一个县派一个人去当“首长”,也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那么县知事以下的小吏们只能延用旧政府的老人儿,老人儿熟门熟路熟业务,该怎么征税还怎么征税,该怎么收粮还怎么收粮,那么新政府里的人,只是称谓改了,换汤并没有换药。
孙中山决心推翻满清,提出“驱除鞑虏,复兴中华,鞑虏给人们留下最直观的印迹是什么呢?就是那脑后头留着的长辫子,民国政府曾强治人们绞掉辫子。
绞掉了辫子民国的人应留什么发型呢?民国政府并没有硬性规定。
民国时曾出现过四种发型,一种是把辫子从脖梗子一剪子剪掉的,此种发型当时的人们管它叫二茬毛子,有的人留了多少年二茬毛子直到死,而有的人留了几年二茬毛子,觉得这二茬毛子无拘无束,飞飞扬扬的太碍事,把它叽哩嘎嚓剃光了,留起了光头,而第三种发型是梳辫子的,这些人躲过了一劫又一劫,有的一直留到了社会主义,再有一种发型那就是留分头的。
从发型看,民国时期的发型比中国以前那个时期的发型都多,发型种类的繁多,代表了人们内心世界的多元,从此以后,中国向着自由民主迈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