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抵抗英法联军失败辛酉政变成功 (第2/3页)
官员仓皇逃往热河(今河北承德),令其弟恭亲王奕留守北京,负责和议。在英法联军进攻北京时,俄使伊格纳季耶夫又向英、法提供了北京防卫的情况。
10月13日,英法联军攻入安定门,控制北京城。侵略军一路烧杀抢掠,在清廷经营了二百年的圆明园大肆抢掠珍贵文物和金银珠宝,并将园内建筑付之一炬。
10月24日、25日,英法联军以焚毁紫禁城作为威胁,迫使恭亲王奕分别与额尔金、葛罗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并订立不平等的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作为《天津条约》的补充。
此时,俄国借调停有功的机会又借机强迫中国与其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捞取了大量领土和利益。
中国人称这次战争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衰微更加剧了。
在英法联军进攻北京时,咸丰帝逃出北京,到承德避暑山庄避难。咸丰帝自1851年登基就发生了太平天国运动,内乱没有结束,又来了外夷的侵略,终于急病交加,在1862年于承德避暑山庄郁郁而终。
咸丰死了,又迎来了一个新时代,这个时代不是导致清廷的复兴,而是导致了清廷灭亡的进一部加剧。
咸丰帝知道自己不久将辞别人世,儿子尚小,托孤八位大臣,肃顺、端华、景寿、载垣 、焦祐灜、杜翰、穆荫、匡源,辅佐幼子登基,可他有一妃子叫慈禧,此人给咸丰生了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
咸丰的正宫,是皇后“慈安”没有给他生儿子,只能由慈禧的儿子当皇帝,母以自贵,慈禧自然也是皇太后了,慈禧工于心计,对权势感兴趣,咸丰死后,想独揽朝政,就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先联系咸丰之弟奕訢,把护送咸丰灵柩的肃顺给逮捕杀害了。
肃顺其实也是皇室宗族,是皇室宗族又怎么哪?为了挣权夺位,亲兄弟还大开杀戒哪?何说皇族?人和兽有何两样哪?有的只是比兽用的招术更多,更惨烈罢了。
肃顺其祖,济尔哈朗,是努尔哈赤之侄。济尔哈朗后来被封为和硕郑亲王,是清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济尔哈朗其父死后,被努尔哈赤养育盛京宫中,视为己子,封为和硕贝勒。
济尔哈朗死后,由其次子济度袭爵,改封“简亲王”。乾隆四十三年(1778),弘历追念济尔哈朗的功勋,命将其子孙世袭的“简亲王”封号恢复为“郑亲王”。郑亲王一共承袭了17次(其中,第一次袭至第九次袭为简亲王),除了咸丰十一年至同治二年(1861—1863)数年间,因济尔哈朗死后,由其次子济度袭爵,改封“简亲王”。乾隆四十三年(1778),弘历追念济尔哈朗的功勋,命将其子孙世袭的“简亲王”封号恢复为“郑亲王”。郑亲王一共承袭了17次(其中,第一次袭至第九次袭为简亲王),除了咸丰十一年至同治二年(1861—1863)数年间,因郑亲王端华被赐自尽而受到革爵处分外,该封号一直持续到清朝结束。
郑亲王端华是肃顺的哥哥,爱新觉罗?端华,满洲镶蓝旗人,其父郑亲王乌尔恭阿。道光六年(1826)封三等辅国将军。道光二十六年袭爵郑亲王,授总理行营事务大臣及御前大臣。道光帝旻宁临终时授为顾命大臣。
当时,军机大臣穆彰阿权倾朝野。新继位的咸丰帝奕詝对其权势深感不安,即位初特颁诏旨,严斥穆彰阿罪状并罢其职。咸丰帝调整了道光时重文轻武,好用翰苑清班的用人政策,拔擢任用“经世致用”的人才,对郑亲王端华日渐倚重。端华又向奕詝荐举了他的六弟肃顺。
肃顺,郑硕亲王济尔哈朗七世孙,机敏多谋,敢于任事,颇得奕詝器重,很快升至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内务府大臣。郑亲王端华和怡亲王载垣虽位居肃顺之上,但才智平平,生性优柔寡断,遇事常由肃顺做主。如此一来,肃顺逐渐握有重权。
肃顺是晚清贵族中少有的干练之才。他为了前方将士的粮饷曾削减过旗人的粮饷,他为政很有识见,身为皇室贵胄,却十分卑视满洲亲贵的庸碌。他常说:“满人糊涂不通,不肯为国家出力,惟知要钱。国家遇有大疑难事,非重用汉人不可。”在当时的满洲贵族中,肃顺独具眼光,知人善任,敏感地意识到起用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