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七章 缺货,无良分销商抬高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七章 缺货,无良分销商抬高价 (第2/3页)

拿货的价格的一倍。

    五十台币一张ep,这个价格几乎已经相当于一些不出名的歌星的正式专辑唱片的价格了。

    这么高,来买唱片的人自然不会愿意。

    哪怕买这张唱片的人基本是哪些小女生,她们也不会愿意接受这个价格。

    所以,接下来的一天,老周这里一共才卖出去了十张左右的《不潮,不花钱》。

    不过,对此老周一点都不慌。

    他相信要不了多久,市面上的这张唱片很快就会被抢购一空。

    到时候市面上没有唱片以后,他这个价格绝对有很多人会要。

    而事实也是如此,从第三天开始,市面上的《不潮,不花钱》这张唱片开始少了起来。

    就是还有货的商家,也一个个学着老周一般开始涨起了价。

    唱片涨价,对这些商家来说自然是好处巨大,一个个赚得盆满钵满。

    但这却苦了那些真正喜欢陈启明的粉丝。

    很多真的喜欢这张ep的人,因为晚了两天,买唱片足足比寻常ep贵了差不多一半。

    花高价,还不是一般的高价买一张ep,这自然不可避免的让粉丝开始怨声载道起来。

    终于,十六号这天,台北日报的一篇《论唱片价格如何定价》的新闻彻底引爆了整个宝岛。

    这篇文章完全阐述了唱片分销商们的恶行,并对陈启明跟福隆公司以及飞碟唱片都进行了批评。。

    “昨日,有幸于朋友口中得知宝岛又有一才子歌星出世,歌曲已在各大电台点播榜位居前列。

    本着欣赏欣赏所谓新晋才子音乐的想法,我走进了一家音像店。

    一询问,得知仅是ep的唱片竟是被售出五十多块台币的高价,这让我痛心疾首。

    我宝岛歌星、唱片公司已经如此饥不择食,为了利益而无所顾忌了吗?

    一张ep,唱片公司制作时,造价不过十几块钱,如今竟是售出五十多块钱。

    这是天籁神音?

    这是仙神之作?

    还是传世之作?

    本着看看是什么歌曲竟售价如此高的想法,我购买了一张磁带。

    听完,我沉默良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