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feishuwx.net
第七章 龙山陈村 (第1/3页)
第七章龙山陈村
陈维政的老家庆山县离省城平南约两百公里,离古宜市也有五十公里,是一个崇山间的谷地,谷地的一边是龙山山脉,另一边是庆山山脉。平南通往庆山县城的二级公路经过龙山乡,从龙山脚下经过,一棵巨大的龙眼树下有个三岔路口,陈维政就在这里下的车。
通往老家的路并不比县道小,而且是铺装得很好的水泥路面,这是前两年县上搞村村通工程的成绩,这几年,国家扶助农业,大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是很有成效的。走了几十几百年的老泥路,一朝变成康庄大道,只要有良心的人都会由衷的谢谢政斧,谢谢政策。
县道是沿着一条小河修建的,去陈村就得跨过这条小河,小河上有一座桥,一座清朝道光年间建的石拱桥,样子与图片上的赵州桥十分相似,只是没有那座桥那么久远,那么有名。石桥的结构也与赵州桥十分类似,长条的石块人工凿成契型,上大下小,条条相挤,越压越实。桥面约四米宽,大青石桥面,平整光滑。桥是不准汽车通过的,在桥的上游不到十米的地方,建有一道滚水坝,坝面上就是载重货车通行的路,水从坝面上漫过,在下方形成一个小小的人工瀑布,瀑布下,是夏天孩子们最好的嬉水天堂。
陈维政走上桥,目光还停留在瀑布中,仿佛又回想起孩童时代在瀑布下玩水的情景,脚步也不由慢了下来。
“维政!”有人叫,陈维政忙把自己的思絮从瀑布那边拉回来,抬头一看,跟自己打招呼的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身材很高大,很健壮,一头浓密的短发下是一对小眼睛,狮鼻阔口,短颌无须。一件迷彩T恤下面是一条墨绿色的旧西裤,脚上穿的是一双塑料凉鞋。
陈维政认识他是三爷爷家的孙子,叫陈维来,当过几年兵,退伍回乡务农。村里看他当过兵,就让他当了村里的治保主任。
“维来哥”。陈维政忙打招呼,一边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红塔山,发了一只出去。
陈村的人都姓陈,除了娶来的和倒插门的。据说,在清初,清兵入关,圈地杀汉人,原籍泰东的陈家老祖举家南迁,来到这里,与当地人通婚,慢慢繁衍出陈村这一支。
如今陈村最老一辈是传字辈,也就是陈维政的爷爷辈,陈维政的爷爷陈传喜排行第十五,属于比较靠后。陈维来的爷爷排行老三,已死去多年,是陈传喜的族兄,严格来说,陈维政与陈维来已经没有太多血亲,只是同宗而已。
“回来了!”陈维来接过烟,掏出一个两块钱的防风打火机点上火,关火后还下意识的摆一摆,试图灭掉火机里那并不存在的火苗。
“回来了。”陈维政跟他并不太熟,又很多年不来往,也不知道应该怎么样应答他。
“这是十五爷?”陈维来指着挂在陈维政脖子上的包袱里面的四方盒。
“是的,是我爷爷”陈维政低着头。心中盘算,如果对方给老人家敬礼,自己应该怎么办。
“维政,有个规矩你知不知道?”陈维政一听对方并没有给老人敬礼的意思,而是问自己懂不懂规矩,不由得好奇起来,眼睛一亮看着对方。
“什么规矩?”
“死在外面的孤魂野鬼是不准进村的,你爷爷的骨灰盒子不准带进去”陈维来再一次用手指指着骨灰盒说,“哦!”陈维政还真没有想到这一点,一路上只是想回到村里就好办,有亲戚们帮忙,事情应该很简单。谁知道,满怀的希望还没到村口就是当头一棒!
“不让进村是你个人的主意还是全村人的意见?”陈维政心头有点火,压低声音问道。
“是我的主意也是村里的规矩”陈维来很严肃,也很认真。
“哦,知道了”陈维政没有争辩。转身走回去,来到三岔路口,见有摩托车在兜客,陈维政知道再把骨灰盒子挂在胸前不太合适,从空间里拿出一个双肩背包,把盒子放在背包里,再放上几件衣物把背包弄得很丰满,搭上摩托车向县城而去。
县城很近,十公里,摩托车不到二十分钟就在一家花圈店门口停了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feishu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