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节 (第3/3页)
姑六婆,东家长西家短的八卦,郑嫂子从来没当过主角。就她娶了回的两个媳妇,也没见谁说过老人婆的不是。一家人和和气气的,谈笑风生,待媳妇如亲闺女一样亲热。要是以后晓晓能嫁个这么贤慧明理的老人婆,晓林能有这么能干的一个丈母娘,自己就是烧高香了。
又一阵阵笑声传遍这个小小的村落,腊月里,家家户户都杀过年猪、熬猪油;在后山砍些松枝柏丫回家熏香肠腊肉。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大家日子都好过了。杀过年猪是必需的,现在不愁没猪杀,只愁家里人丁稀少,怕出门打工的孩子们不回家过年,做的香肠腊肉得吃到栽秧子,那味道变了都吃不完。
一边忙着准备年货,一边,就盼着孩子们回家。计划着,哪天孩子回家,谁要是不回来,得给邮寄多少香肠腊肉。这年味,比那些年要淡些了,生活好了,不盼吃肉穿新衣,只盼儿女回家大团圆。
“芳啊,晓峰是不是该放假了,他哪天回来呢。”张氏坐在门前,盯着远处的路口。孙子出门读书,写了一两封信回来,每次都问侯奶奶,希望她保重身体。自己这一两年有点小病小灾的,倒不是大事。只是,想孙子,那感觉比生病还难受。
“娘,您进屋里坐吧,算起来,晓峰这两三天准能回家了。”兰芳见老人婆又搬了个凳子坐在那儿守候,腊月的风吹起可不是闹着玩的,这冻病了还怎么过年。
“嗯,没事,我就坐这儿。卫华出门也几天了,是不是也要回来了。”张氏问了孙子盼儿子。
“娘,卫华出门时说过,预计就在腊月初十左右回来。您别担心。”兰芳看了看张氏,这老人婆越来越老了。盼儿盼孙成了每天的大事。自己以后老了是不是也这样呢。别说以后,就现在,她也没比老人婆少盼,心里也想丈夫,想儿子。
卫华这些年没再南下打工。也不知道是在哪钻了这么一个营生,和人搭伙贩卖猪仔,在乡场上收小猪仔,运到哪个省去卖。十天半月的走一趟,回来住个十天半月的又跑一趟,生意分淡旺季,既照顾了家里,又赚了些钱。自家的经济条件,在李家沟说不上数一数二,但养个家,供个大学生,还是过得绰绰有余。为此,兰芳很是自豪,嫁夫如他,生子如此,这一辈子,自己很知足。
“娘,那您提一个烘笼吧,感觉冷了就赶紧的回屋里。”兰芳转身进灶房置了一些木炭灰,提到张氏的身边。“您别着急,我看那两个人不像我们家的。”见张氏盯着远处的路口背着大包往这边走的人,老眼晕花,看不清楚,却是那么专注,兰芳主动给她说道。
快了,丈夫快回来了,晓峰也该回来了。说起来,这个儿子,终究和她有一道无法磨灭的隔阂了,这走了四个多月,才写了两封信回来。卫华说,男孩子心性冷清,不像女孩子心思细腻。是啊,女孩子,女儿,她这辈子无法拥有了。不过,没女儿会有媳妇,以后娶了媳妇,她会像张氏待自己一样亲厚,会像郑嫂子待媳妇一样随和。想到此,兰芳心里是满满的自信。
------题外话------
感谢订阅竹子文的亲!您的订阅是对竹子最大的支持!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