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四章 路谣的认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四章 路谣的认可 (第2/3页)

也不放松。因信天游而且,又以信天游结束,其中蕴藏的又有多少的辛酸和悲苦!

    玉楼,你的这部作品非常有深度,非常有内涵!实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即使他知道读的是小说,但依旧心情郁郁,为翠巧的结局感到惋惜。

    可他也知道,在那个封建残余盘踞的年代,翠巧的结局才是现实。

    如果是大团圆结局,这部作品的艺术性和文学性都会大打折扣。

    闻言,简行冲路谣竖起大拇指,认同道:“不愧是《延河》的编辑,我只觉得读玉楼的小说画面感扑面而来,读起来更是欲罢不能,却没有想深层的东西。”

    “路大哥您再夸下去,我可要脸红了。”姜玉楼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说道。

    路谣看着年轻的姜玉楼,心里一阵恍惚,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这本《黄土地》的文笔还略显稚嫩,但是对比他的第一部作品《李十三推磨》却有了明显的进步。

    而且其中的故事性和文学性都是前者所不能比拟的,深刻程度更是值得专门发表评论员文章加一探讨。

    其所产生的话题性,绝对可以引起全民大讨论。

    这样一部作品,如果是成名已久的大作家,他还能心平气和地接受。但是,姜玉楼才十八岁啊!

    路谣第一次感受到了世界的参差。

    心里再次感叹姜玉楼的天赋后,他问出了埋藏已久的疑惑:“玉楼,《黄土地》的灵感你是从哪里来的呢?”

    “是《兰花花》”姜玉楼答道。

    “啪。”路谣拍了一下脑门,一脸惭愧地说道:“哎呀,我早应该想到的!”

    他是陕北人,按说对陕北民歌《兰花花》比姜玉楼熟。

    路谣又问道:“所以,你的小说中顾青的经历是不是化用了一部分教育处周处长的经历?”

    “没错。”姜玉楼点点头,接着眉毛一挑,反问道:“路大哥看出来了?”

    “我是陕北人,《兰花花》的故事我可太熟了。”路谣感叹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